今年以來,楚雄州質監系統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緊緊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指導方針,采取了多項措施,為彝州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一是落實監管責任。按照年初制定的食品生產監管計劃,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單位,按照定區域、定企業、定人員、定任務、定責任的原則實施網格化管理,并要求企業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承諾。
二是嚴格實施風險分析。配合國家質檢總局和省局對全州豆制品、茶葉、蜜餞、掛面、炒貨食品、淀粉制品、食用植物油、糕點、飲料、油脂制品、醬油、白酒、淀粉制品、蜂蜜、乳制品、豆制品等產品進行風險監測檢驗,主要對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易濫用食品添加劑、重金屬、農藥殘留、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進行檢測。
三是嚴格實施準入制度。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許可受理、審查等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按時限完成補正、受理、核查、材料上報等工作,及時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對紙質材料按照一戶一檔的要求建立檔案,及時更新數據。
四是嚴格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強化證后監管,嚴格獲證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年度報告審查和食品添加劑備案;結合全州食品企業現狀,開展食品非法添加劑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餐廚廢棄物、桶裝飲用水、地溝油、肉制品、酒類、調味料、鮮糧制品等專項整治,并加大對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的監管力度。
五是嚴格食品質量監督抽查。截至目前,已對白酒、茶葉、炒貨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冷凍飲品、配制酒、啤酒、乳制品、蔬菜制品、肉制品、糕點、大米、掛面等產品開展了省級和州級監督抽查。
(楚雄州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