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帆滿圖新志 砥礪奮進正當時
安徽省蕪湖市電線電纜產業實現集聚發展質量提升
□ 張 帥 本報記者 郭 明 李 輝
2011年11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工信部、機械工業聯合會、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在安徽省無為縣高溝鎮召開全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會議。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到會并作重要講話。
蕪湖,從南唐時“樓臺森列,煙火萬家”的繁華市鎮,到元明時期“十里長街、百貨咸集、市聲若潮”,及至清代時期“四大米市”之首。浩浩長江見證了歷史上蕪湖的興盛和繁榮。如今,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中,蕪湖汽車及零部件、材料、家用電器支柱產業在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強勁發力。行政區域調整后的蕪湖不僅實現了跨江發展的夢想,電線電纜產業的集聚發展也已經成為新的“增長極”。
夯實基礎
特色產業逆勢上揚
蕪湖市電線電纜產業萌芽于上世紀70年代,起步于80年代末,目前是蕪湖市第四大支柱產業,特別是無為高溝電線電纜集聚高速發展,無為縣已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四大電纜產業基地之一。
經濟總量高速增長。從2001年到2011年10年時間,經濟工業產值由15億元發展到348億元。企業結構不斷優化。2011年底,全行業企業數量達到26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91家,分別是2001年底的2.53和2.64倍,年均分別增長28.7%和29.5%。目前,產業內組建為企業集團的51家,全行業從業人員3萬余人。產能快速上升。無為縣電線電纜行業年產能已達660萬千米,2011年度產量90.21萬千米,稅收達8.25億元,分別是2001年的32倍、14.3倍和10.5倍,年均分別增長1.01倍、72.6%和63%。電纜品種日趨豐富。新開發和擴展的特種電纜產品領域數量快速增長,產品規格已由2001年度的上百種,提高到目前的上千種。船用電纜、機車車輛電纜、礦用電纜、通用橡套電纜等產品產銷量增長較快,所占份額逐年增加。服務環境持續優化。努力營造發展氛圍,引導企業成立電線電纜協會,實行行業自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賦予企業充分的經營自主權,產業集群專業鎮高溝鎮被確定為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研發能力持續增強。目前,全行業分別擁有1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9家,省創新新型(試點)企業5家。全行業企業已建立產學研聯合體50個,有60多個新產品填補了國內電纜行業的空白,行業新產品產值率達24.7%。商標品牌不斷提升。全行業擁有32個省名牌產品,20件著名商標(馳名商標);6項產品獲“國家火炬計劃產品”,8項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30家企業獲安徽省質量管理獎,39家企業獲省級以上重信用守合同企業,79家企業擁有進出口自主經營權,68家企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46家企業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42家企業通過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64家企業通過CCC認證,25家企業通過PCCC認證,28家企業通過GJB認證;先后主導制定五項省特種電纜地方標準,其中,4個標準被工信部確定為全國行業標準。華菱集團的鐵路數據信號電纜等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特色。
2011年蕪湖市電線電纜產業主要指標繼續保持較高增幅。全年101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412億元和107億元。分別占到全市11.3%和10.88%。
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核心城市、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實驗區重要組成城市、安徽省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城市的蕪湖,迎來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疊加的機遇。努力加快電線電纜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提升行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目前,蕪湖市已將電線電纜產業作為全市四大產業之一來打造:一是構建產業發展推進機制,二是創新行業重點骨干企業培育機制,三是重新梳理建立支持企業的政策激勵機制。整合加快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系列政策的基礎上,針對制約電纜行業轉型升級中的技改投入、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兩化”深度融合、戰略重組、落后產能淘汰等方面將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促進電線電纜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力爭到2015年,設立1~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成國家級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公共監測評價中心,培育1~2家上市公司,全行業銷售收入突破700億元。
無為線纜
風云市場大有作為
安徽無為縣是全國四大電線電纜生產基地之一,安徽省優質特種電線電纜生產示范區,電線電纜產業也是該縣的支柱產業。為了積極響應蕪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聯動皖江產業帶,加快建設新型工業經濟高地”的戰略要求,該縣在加快電線電纜產業升級轉型推進大會上,明確提出推進電線電纜支柱產業升級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
無為縣電線電纜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以高溝鎮為中心、沿高新大道分布,輻射姚溝、泥汊、無城、二壩鎮等鄉鎮的產業集群,現有電線電纜加工及其配套企業26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1家,組建為集團企業51家,全行業從業人員3萬余人,總資產260多億元,年產能660萬公里,已形成以控制電纜、信號電纜、計算機電纜以及耐高溫的氟塑料、硅橡膠電纜等特種電纜為主的產業集群,產品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及亞、非、拉等地區。產業基地中有28家企業32項產品獲“安徽省名牌產品”,6項產品獲“國家火炬計劃產品”,8項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19件電纜商標獲“安徽省著名商標”,華菱電纜集團的“欣菱”牌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30家企業獲安徽省質量管理獎,39家企業獲省級以上重信用守合同企業, 31家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79家企業擁有進出口自主經營權,14家企業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企業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家企業建立博士后工作站,68家企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46家企業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42家企業通過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64家企業通過CCC認證,25家企業通過PCCC認證,28家企業通過GJB認證,多家企業通過EC、IEC、UL、GST等認證。先后被有關部門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特種電纜產業基地”、“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區”、“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安徽省民營科技產業園”、“安徽省特種電纜產業基地”、“安徽省優質特種電線電纜生產示范區”、“安徽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安徽省電纜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等。高溝特種電纜與宜興普通電力電纜、吳江通信電纜、寧晉普通電力電纜一同被確定為全國四大電線電纜產業基地,產值位居第二位。2011年,全縣電線電纜產業共實現產值348億元,入庫稅金近10億元。
無為縣堅持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為主線,切實加強引導、扶持和培育,加快跨越式發展步伐。從2009年起,連續3年每年召開一次電線電纜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大會,連續4年每年組織一次骨干企業董事長赴先進發達地區考察學習,相繼出臺加快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的28條和扶持電線電纜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的12條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保護企業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創新人才服務機制,落實人才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扶持重點企業上市;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貿易展覽會,鼓勵企業在境外開展宣傳和注冊商標,辦理國際認證,設立營銷機構。作為蕪湖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電線電纜產業,無為縣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以質量和品牌打造企業、區域產業形象,努力形成分工明確、企業聯動、富有活力的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種電纜研發制造基地,力爭到“十二五”期末電線電纜產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2011年無為縣91家規模以上企業全年累計完成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348億元和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1%和19.5%,分別占全縣增加值、總產值近61.4%和64%;全年累計生產各類型電纜90.21萬千米,同比增長11.83%;行業注冊資本達154.7億元,占全縣近60%,年末資產總額276億元,同比增長34.1%;納稅超千萬元企業達26家,累計完成利潤總額18億元,同比增長18%;行業全員拉動生產率56.1萬元/人,同比凈增10.1萬元/人,行業綜合效益指數453%,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無為縣電線電纜產業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典型、最成熟和最具活力的產業集群之一。
質監發力
舞動皖江經濟龍頭
2011年以來,蕪湖市質監系統以“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為工作總要求,以“政策引領、凸顯特色、重點突破、創先爭優”為工作總思路,嚴格執行國家質檢總局的各項工作部署,細化措施,狠抓落實,著力優化質監部門的內外部環境,強化質監工作的社會影響和作用,加強了自身建設,提高了工作水平,服務科學發展。
該局緊緊圍繞蕪湖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廣泛開展以“只有負責任,才能有發展”為主題的大討論、大調研和“人人是發展動力、人人是發展環境、人人是發展形象”主題教育活動以及“強化責任提升能力,嚴格監管創先爭優”專題講座和練兵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職工適崗愛崗意識,提高責任創新能力,積極探索質監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支撐點。在結合和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總體發展格局中花大氣力、做大文章。《關于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蕪政〔2011〕32號)、《蕪湖市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蕪政〔2011〕90號)和《蕪湖名牌管理辦法》(蕪政〔2011〕91號)等政策性文件的密集出臺,政府對質量工作的推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政策引領和獎勵力度目前為全省乃至全國中西部城市之首,如《蕪湖市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確定:蕪湖市政府對獲蕪湖市政府質量獎的企業一次性獎勵60萬元人民幣,《關于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確定:蕪湖市政府對主導承擔國際標準制修訂項目的單位一次性獎勵120萬元人民幣,對主導承擔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項目的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5萬元獎勵。各縣(區)局(分局)在政策跟進、放大和強化上都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形成了能夠涵蓋“三大安全”監管、名牌創建、卓越績效、認證、標準化、計量等業務工作的全面質量管理激勵機制,促進和保障了質監部門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實施。從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增強服務本領、加快發展步伐和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與目標相適應、相協調、相促進的高度,積極推動完善全系統各級各類技術機構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區域支柱性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檢驗檢測能力水平。
服務有溫度,監管有力度。蕪湖市質監局本著“重點地區重點監管、薄弱地區重點幫扶、特色地區重點培育”的原則,對新辦企業和薄弱企業大力實施全程幫扶,對重點企業和骨干企業全力推進品牌戰略,積極為企業走出襁褓、沖出瓶頸問診把脈、雪中送炭,熱情為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搭建平臺、錦上添花。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市局各部門和技術機構為企業解決重大技術問題190多件。
電線電纜為媒、質量文化搭臺、經貿合作唱戲。蕪湖市質監局局長高正民介紹說,中國(蕪湖)電線電纜博覽會是促進電線電纜產業發展尤其是產業優化升級的良好平臺。作為質監部門要著力促進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切實加強重點環節的質量管控,進一步完善有利于質量提升的技術支撐體系,著力打造公共檢測服務平臺。通過構建電線電纜企業交流展示平臺,增強行業質量意識,樹立行業質量標桿,提高行業質量水平,促進蕪湖電線電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產業集聚、品牌集聚、財富集聚。蕪湖,一個開放、創新的希望之城正在書寫著跨越發展的新傳奇。
蕪湖線纜,連通世界。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魏傳忠:首屆中國(蕪湖)電線電纜博覽會,既是一次全國電線電纜行業的群英會,也是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的總結會、動員會,希望蕪湖人民市政府和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要科學謀劃、精心準備、認真組織、精誠合作,確保辦一屆高質量、高水平電線電纜盛會,向黨的十八大獻禮。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花建慧:中國(蕪湖)電線電纜博覽會暨產品質量峰會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合作的成果和結晶,是促進電線電纜產業發展尤其是產業優化升級的良好平臺,對引導推動電線電纜產業向高端發展至關重要。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朱琳: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中國(蕪湖)電線電纜博覽會暨產品質量峰會打造成亮點工程,全力配合蕪湖市人民政府辦好首屆中國(蕪湖)電線電纜博覽會暨產品質量峰會。
中共蕪湖市委書記高登榜:要牢固樹立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的理念,在全市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蕪湖市人民政府市長楊敬農:學習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和追求卓越績效的質量理念,創新發展,全面提升蕪湖市質量總體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質量強市。《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