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個新臺階
河南省清豐縣質監局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 王偉濤 本報記者 孫中杰
租賃辦公樓,借企業的檢測設備;職工作風散漫、積極性不高,行風評議位次倒排,社會形象差;社會地位低下,到企業開展工作,企業不配合,地方黨委政府不支持工作等等,這是數年前的河南省清豐縣質監局。再看看現在的清豐縣質監局:擁有3500平方米的獨立辦公院,固定資產720余萬元,檢測項目211項,沒有外債,行風評議一年上一個臺階,成功創建了省級文明單位,高標準建設了廉政教育基地,成為全省質監系統的先進基層縣局。
短短幾年怎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
“我曾經是一名軍人,雖然退伍多年,但我一直用一個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隊伍,用鐵的紀律實施軍事化管理。我們的隊伍能夠艱苦奮斗,不怕困難,能打硬仗,攻堅克難,這是清豐質監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該局局長魏彥生深有感觸地說。
自2005年以來,以魏彥生為局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后,深刻反思,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才有說服力,發展才有吸引力,發展才有凝聚力。把擺脫困境、發展提升作為首要任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搶抓機遇,立足長遠,以提質增效為抓手,從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努力實現清豐質監事業的大發展。
該局注重制度建設,全面進行作風整頓。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二十條禁令”,堅持不懈地抓好落實,堅持實行軍事化管理,堅持以標準化的制度管事,管人,管權,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嚴格獎懲,規范約束執法行為和公務活動,保證執法和公務活動的公正、廉潔、文明、高效,提高了隊伍的戰斗力。
注重人員培訓,全面提高人員素質。每年制定實施培訓計劃,切實加強職工思想教育。積極選派技術人員到國家、省、市級專業機構進行學習培訓。激勵干部職工學歷進修,為質監工作提升積蓄了人力資源。
注重發揮職能優勢,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強化服務意識,寓服務于監督之中。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堅持將情、理、法融為一體,不斷提升監管執法的親和力和服務性;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幫助當事人進行整改,及時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努力構建執法為民的執法服務體系。切實執行“首錯不罰”制度,全面推行“陽光審案”和“說理式執法”。同時該局建立了7項制度解企業之憂,在監督管理上實行“不禁則許”,在服務企業上實行“有求必應”。嚴格執行警示教育“六不罰”,支持企業發展“六免費”的措施,讓創業企業真正享受到發展上的寬松環境。把“樹品牌、創名牌”作為幫助企業應對危機、開拓市場、渡過難關的重要舉措,以名牌創建為抓手推動企業發展。
注重基礎建設,促進質監事業長遠發展。高度重視技術機構建設,先后投入100余萬元加強實驗室建設,添購了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儀等一批高精尖設備。實驗室面積達1800平方米,儀器設備150余臺(套),使檢測項目由原來的39項增至目前的211項,還增配了3部檢測車輛,對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大大提高了檢驗測試能力,在全省系統處于先進行列。為實現可持續發展,2008年,該局購買了僅一墻之隔的2000平方米土地,使原來狹窄的辦公院擴大兩倍,拓展了長遠發展空間。2009年,進一步建設了1200平方米的新質檢辦公樓,全面樹立了清豐縣局的新形象。
該局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優質服務窗口”、“河南省群眾滿意基層站所”、“省共青團青年文明號”、“河南省質監系統先進基層單位”和“濮陽市政務公開示范點”,被清豐縣委、縣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等。多年來,該局的工作經驗連續6年在全省質監系統年度工作會議上被推廣學習。全省系統、全市系統曾多次召開清豐現場會,組團到清豐局觀摩學習。同時,該局政風行風評議也一年一個新臺階,形成了政府支持、社會贊譽、群眾信賴的良好局面,實現了清豐質監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