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軸兩線三面 實現立體監管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質監局創新監管方式促食品產業發展
□ 李素琴 本報記者 朱文達
“這種形式不僅拉近了質監局和企業的距離,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展了工作思路,真正起到了幫扶作用。”欣馬酒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寶慶在軍馬酒廠參加互學互訪活動中感慨地說,“通過搭建酒類生產企業質量主管互學互訪活動這個平臺,暢通了質量主管交流渠道,為企業提供了‘走出去’的機會,促使企業提高了食品安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提升酒類行業整體質量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徐寶慶說的這個平臺就是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質監局建立的“一軸二線三面”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一個縮影。這種監管模式是質量主管隊伍在質監局的直接領導下,不斷深化食品監管工作,建立以食品企業產品質量抽檢為主軸,食品安全專項巡查和日常監管巡查兩線并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自律三面全覆蓋的立體監管模式。
今年以來,河口區質監局先后組織成立了由酒類、肉制品、純凈水、奶制品等22家食品企業組成的質量主管協會,一方面充分發揮質量主管作用,彌補了監管力量的不足,強化了對食品生產的到位、到邊、到點監管。另一方面企業質量主管隊伍的建立有效強化了企業的主體意識,提高了企業的自律要求。而質量主管協會的建立,讓這支隊伍有了組織、有了章程。同時確定了以軸擴展、依軸畫線、由線到面的工作思路。該局依托黃河口質檢中心,強化質量抽檢,高、中危食品每年至少抽查兩次,低危食品每年至少抽查1次。為強化檢測技術,該局累計投入200多萬元添置食品檢測設備,在產品質量抽檢的基礎上,有效形成了風險監測、風險研判、風險預警和快速處置機制,增強了預防風險的能力。同時,河口質監局根據地方產品風險程度,一手抓食品安全專項巡查,一手抓日常監管巡查,嚴格落實巡查、回訪、強制檢驗等各項日常監管制度,進一步促進企業保持和不斷提高生產加工合格食品的能力。目前該局圍繞酒類、桶裝飲用水、糕點米面制品、食品添加劑等專項整治不斷把食品安全監管向縱深推進,分級分類實行長效動態監管,建立食品可追溯檔案,確保“食品監管無盲區、食品安全無隱患”。
在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方面,該局全力推動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自律”聯動監管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三級監管網絡。各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實現由一部門“單兵種作戰”向多部門“兵團化群治”轉變,通過全面推廣“5S”現場管理的先進管理方法,促進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強化食品安全責任心,樹立講誠信、講良心、講責任的企業管理理念,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關。目前河口區食品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全區共有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企業22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食品生產企業8家,有3家企業的3個產品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