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哲 程德義
一年打基礎,三年起變化,五年看發展。今年,在外貿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寧波鄞州食品接觸產品出口連續5年呈現年均30%左右的快速增長,出口批次和貨值與2008年相比全部實現翻番——
鄞州食品接觸產品出口盯緊兩“坐標”
深秋的浙東,果滿枝頭,滿目金燦。
3億美元,是寧波地區食品接觸產品的年出口額。作為寧波食品接觸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鄞州,以塑料餐廚制品為特色的食品接觸產品出口產業正蓬勃發展,秋韻獨秀。
近年來,在緊密結合地方產業特征前提下,寧波鄞州檢驗檢疫局“鎖定”質量管理體系覆蓋率和問題產品通報率這兩個“坐標”,對轄區食品接觸產品出口產業實施了以質量源頭管理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能力建設為核心的行業轉型升級扶持舉措。
今年前10個月,鄞州地區食品接觸產品共出口7500批、貨值1.09億美元,繼續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僅塑料餐廚制品出口額同比增長就達到47.56%,已成為寧波出口產業的一大亮點。
檢驗檢疫人員檢驗嬰兒水杯
低門檻遭遇高準入
小微企業是寧波地區出口食品接觸產品行業的主力軍。目前,鄞州有出口食品接觸產品生產企業逾百家,其中年出口額不足5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占到七成。由于技術門檻低,小微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普遍薄弱,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的普及率長期處于10%不到的低位。
然而,國內外市場對食品接觸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不斷升級,對企業質量管理要求日益嚴苛,在“低門檻”與“高準入”的碰撞中,矛盾凸顯。
從“鎖定”質量管理體系覆蓋率著手,鄞州局靈活運用分類管理,以一類企業和二類企業中選定的培育典型作為標桿,采用現場會、比對會等方式,宣傳其在質量管理中的有益做法,發揮其影響力,帶動小微企業質量水平提升。
“‘質量風險管理’已經成為廠里的熱門詞匯之一。”據鄞州達誠塑膠有限公司經理翁成效介紹,“特別是廠里生產的一次性餐具,質量風險較高,加快管理步伐是唯一出路。”
近年來,鄞州出口食品接觸產品行業中實施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比例迅速增加,年出口額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中質量管理體系覆蓋率已達50%,其他企業也圍繞原料采購、過程檢驗和出廠檢驗三個核心環節制定了有效的質量管控制度。而生產風險相對較高的一次性餐具產品的企業則在實現常規質量管理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相繼開始引進HACCP管理理念或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覆蓋率達到60%。
零通報突破壁壘關
食品接觸產品的出口壓力,普遍來自于密集出臺的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
近年來,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食品接觸材料技術性貿易措施日益嚴苛。而另一個調查結果更令人不安,由于缺少專業人才,在鄞州的所有出口食品接觸產品生產企業中,對相關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比較了解的僅占總數的5%。
為化解危機,鄞州局一方面積極配合上級部門落實對有關食品接觸產品WTO/TBT的通報評議工作,另一方面及時開展對各項國外法規的翻譯、解讀和宣傳工作。
“我們針對歐盟新出臺的(EU)No.10/2011食品接觸塑料制品法規、限制我國密胺和聚酰胺制品出口的(EU)No 284/2011法規以及關于雙酚A的2011/8/EU等各項法規開展了細致的翻譯和解讀工作,通過法規宣傳培訓和現場檢驗指導來提高企業應對能力,不少老總還專門來電詳詢,可以說反響熱烈。”該局食品接觸產品專家介紹。
歐盟(EU)No 284/2011法規出臺時,不少歐洲客戶紛紛要求中國企業在提供歐盟符合性報告的同時,額外提供一份針對該法規的檢測報告用于清關。寧波市森佰工貿有限公司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滿足客戶的要求就將面臨重復測試的數千元額外支出和后續訂單能否接受等問題。鄞州局在詳細解讀法規要求后,建議企業以費用低廉的材料鑒定替代重復測試,并與客戶溝通確認,最終該批產品依據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材料鑒定報告順利清關。“你們的措施,是真正的技術幫扶。”該公司經理王劍權如此評價。
2008年以來,鄞州地區經檢驗出口的兩萬余批食品接觸產品未發生一例因產品安全衛生問題而遭通報召回的事件,實現“零通報”。
促轉型走上發展路
“保訂單、促轉型、保目標”,是浙江省政府2012年推進外貿行業平穩發展的重要口號。
鄞州局根據企業生產狀況和產品風險等級實施的幫扶和管理措施,既保證了企業訂單穩步增長,又保證了企業質量水平不斷提升,在轉型升級中逐步走上規范化,規模化的道路。
“評上一類企業以后,我們的出貨周期平均縮短了2~3天,船期安排更方便,客戶滿意度更高,生意也更順暢了。”被評定為一類企業一年后,寧波雙馬日用品廠經理徐曉東對檢驗檢疫政策的便利深有體會。為緩解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鄞州局在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質量控制措施基礎上,對優秀企業實施快速核放、“綠色通道”、降低攔截比例等便利措施,提升企業通關效率,縮短資金流動周期,保障其平穩發展。
對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的三類企業,該局則在把好甲醛、芳香胺、重金屬等高風險項目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對低風險項目的抽檢比例,既讓企業能放心地接受訂單,又讓產品能放心地走出國門。同時,指導企業對軟硬件進行有效整改,在企業從采購到出廠各主要環節的質量控制制度,第一時間安排二類申請考核,加快該類企業的發展步伐。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