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東方浦江美
——上海檢驗檢疫事業科學發展紀實(四)
本報通訊員 管薇薇 李海峰
第四篇章
民生,不變的承諾
人民質檢,為民服務。
在上海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李晉看來,情系民生,就是要為人民謀福祉;情系民生,就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有質量的生活;情系民生,就是要把最精干的檢驗檢疫力量投放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與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敏感商品上,要讓老百姓喝放心奶、穿安全衣、開優質車……
近年來,大豆、玉米等基礎糧食作物大量從上海口岸進口。上海局在外高橋良友糧谷碼頭專門建立了一個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實驗室,開展10多項科目的檢測,確保進境糧谷的安全快速通關。
一段時間以來,境外嬰幼兒奶粉深受國內媽媽們的青睞。上海局按照有關程序,對入境的乳制品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指標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全力呵護“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
去年,上海口岸進口酒類產品兩萬余批,重量近13萬噸,占全國總量的兩成多,上海成為華東乃至全國的進口酒類集散地。為此,上海局在外高橋保稅區開設了一站式質量檢測中心,這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可開展標簽、感官、理化、微生物等多項指標的檢測,可有效把住進口酒類質量安全關。
2011年1月1日起,進口服裝、仿真飾品納入法檢管理。據統計,上海口岸年進口服裝服飾貨值高達5.6億美元,口岸初次查驗不合格率約為30%,其中涉及安全、衛生、環保項目不合格的,上海局均按規定實施了退運或銷毀處理。
如今,上海外高橋口岸年進口汽車數量已近28萬輛,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上海局首創進口汽車“零等待放行”檢驗監管模式,對各類進口車輛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并在后續監管中督促企業開展相關問題車輛召回工作。
今年開春,一封來自上海局的電子郵件飛進市民信箱,全市400萬注冊用戶獲取了進出境旅客攜帶物方面的溫馨提示。“3·15”前后,多批次、上百名受邀市民代表走訪港口、碼頭等檢驗檢疫一線,親身感受從汽車、化妝品、食品等各類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日用消費品的檢驗檢疫工作流程。“六·一”期間,來自浦東進才中學的師生走進該局檢測技術中心實驗室,體驗了一把進出口童車、玩具“背后的秘密”。上海質檢12365質量熱線開通一年來,上海局妥善處置各類咨詢、投訴、舉報359條,處置率達到100%,質量熱線響徹申城的每一個角落。
出境行李聯程直掛、24小時自助報檢、全面落實小微型企業稅費減免政策……一樁樁、一件件,上海局從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從每一個細枝末節努力,改進工作模式,最終拼成保障人民核心利益的“金鐘罩”。《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