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陳 婕 記者李 艷)今年1~8月,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接待游客35.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億元,旅游就業從業人員達到11036人,同比分別增長近4成,展現出旅游客源市場穩固拓展、旅游可進入性持續增強、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新亮點。而這得益于興安盟質監局近年來大力推進的旅游服務標準化工作。
2009年阿爾山市通過自治區級旅游服務標準化驗收評估,2010年8月獲得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批準,成為內蒙古第二個國家級標準化服務試點,促進了阿爾山市旅游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為了不斷創新,實現興安盟旅游綠色、銀色、紅色“三色”并舉、春夏秋冬四季并重的發展目標,從2005年起,興安盟質監局就致力于旅游服務標準化工作。2007年,“興安盟阿爾山市原生態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得到自治區質監局和自治區旅游局的聯合批復。在推進旅游標準化工作中,興安盟質監局一方面積極向自治區質監局申報“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項目,另一方面發揮業務職能作用為旅游服務標準化工作營造安全環境,打造知名品牌,督促指導各試點標準化工作的開展。阿爾山市成立了旅游標準化組織機構,加強了聯合監管,規范試點單位的經營行為。兩級質監部門遵循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收集、制定標準規范90件,企業制定內控質量、管理、崗位等標準201件,培訓旅游標準化從業人員1200人次,確保了標準化工作成果的推廣與鞏固。
今年以來,按照“打造健康阿爾山城市品牌,全力構建生態文明體驗區”的發展思路,阿爾山市旅游業在2012年呈現出旅游進入性持續增強、旅游客源地市場穩固開拓、旅游營銷活動亮點紛呈、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態勢。
隨著阿爾山旅游業服務標準化工作的推進,當地的旅游業快速走上規范發展的效益之路。興安盟質監局通過幫助阿爾山市旅游業建章立制、宣傳造勢、典型輻射、統一營銷4個有機整體相互契合、多輪驅動,促使阿爾山市旅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旅游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高端旅游產品開發日漸活躍、富民經濟效益日益凸顯。自從阿爾山市被正式批準為服務業綜合標準化試點城市以來,阿爾山市從最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態旅游入手,以吃、住、行、游、購、娛旅游6個要素為主要內容,建立健全旅游服務標準體系,一日游游客同比增長25%、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7.4%、接待入境旅游者同比增長38.9%,展現出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新亮點。
據了解,阿爾山今年將完成國家級旅游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驗收工作,成為內蒙古第二個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