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騰飛插上翅膀
廣西玉林質監運用國家內燃機及零部件產品質檢中心等技術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2010年3月10日,自治區質監局局長鄧于仁在時任玉林市委常委、副市長田壯的陪同下,到國家內燃機及零部件產品質檢中心檢查指導。
2012年10月24日,對于廣西玉林市質監局的全體人員來說,是一個印象深刻、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他們搬進了新的辦公地址。辦公新址依托國家內燃機及零部件產品質檢中心(以下簡稱內燃機國檢中心)建設而落成。對于今年剛畢業、來質監局工作才剛剛3個多月的小羅來講,高興自己終于換了一個嶄新、敞亮的辦公環境,但她還沒能意識到,這棟檢測大樓,將會為打造千億玉柴產業發展作出特殊的貢獻,也將為玉林質監事業跨越式發展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內燃機國檢中心于2009年12月獲立項批復,2010年6月獲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建設,玉林市質監局負責籌建?偼顿Y3.8億多元、占地約2.7公頃、總建筑面積28500平方米,通過采用一次設計,分一期和二期投入建設的辦法實施。
目前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中心實驗室一期項目配備了催化轉化器、三坐標測量儀、ICP、碳硫分析儀、動力轉向泵可靠性試驗臺、交流發電機性能測試控制臺、磁粉探傷機、粗糙度輪廓儀、金相顯微鏡等一批國內外先進的大型儀器設備41臺(套)。國家中心可提供第三方產品質量檢驗、國家監督抽查檢驗、生產許可證發證檢驗及國際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可為企業提供標準咨詢服務,為內燃機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提供服務平臺,有助于玉林成為內燃機產業質量信息中心?蔀閺V西乃至全國相關企業提供快捷、準確的檢測技術服務。初期年檢測整機800批次,內燃機零部件10000批次。預計項目一期和二期全部建成后,將達到年檢測1500批次,零部件18000批次的內燃機及零部件的檢測。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一期實驗室
多措并舉服務地方產業
玉林地處廣西東南部,是著名的中小企業名城,尤以全國大型的內燃機生產基地而著稱。近年來,廣西玉林市質監局始終圍繞自身職能,從技術支持、標準戰略、名牌戰略以及能源計量方面入手,護航玉柴集團這家大型獨立柴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打造千億元產業。打造檢測技術平臺,就是玉林質監局護航玉柴發展的舉措之一。
除此,玉林質監局積極引導企業走技術標準路線,引導玉柴集團參加參與國家標準制修訂等工作。幾年來,在玉林市質監部門的大力幫扶下,玉柴集團先后參加了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安全與環保工作組和柴油機電控工作組等4個國家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工作,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3項,制定和實施的4866項標準構建了目前廣西最為完善企業標準體系,該企業還獲得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稱號。2010年,玉柴作為第二承擔單位修訂的國家標準GB2065.1-2006《往復式內燃機安全第1部分:壓燃式發動機》,獲得當地政府10萬元獎勵。
培育名牌產品。玉林市質監局始終以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為中心,圍繞機械制造產業基地的建設,大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把名牌的培育爭創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努力打造了一批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市場覆蓋面廣、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幾年來,培育了玉柴牌柴油機為中國名牌產品,培育玉柴重工的玉柴挖掘機為廣西名牌產品。隨著玉柴集團實施品牌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玉柴重機產品的質量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升。2010年,玉柴重機產品產銷實現了大幅增長,其中YC6M、YC6A、YC6L等重型柴油機實現了同期增長109%、127%、192%的漲幅,品牌推動作用十分明顯。
推動企業節能減排。玉林市質監部門目標明確,既要服務打造品牌玉柴,更要服務打造低碳玉柴。在玉柴集團,到處可見質監部門張貼的節能減排宣傳畫報,低碳意識已深入人心,節能環保隨處可見。在質監部門的大力幫扶下,該公司實行了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建立了職能部門、生產廠、車間3級節能體系,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節能管理。同時,玉柴近年投入兩億多元用于節能減排改造和提升,完成了主要技術改造項目20個,淘汰了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設備、設施和工藝,每年節能效果達8305.86噸標煤,單位產品、產值綜合能耗指標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
發展勢頭迅猛的玉柴集團,自2004年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之后,步入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軌道,以年均遞增20%以上的速度發展,計劃實現“十二五”突破產值千億元。玉林內燃機產業不僅帶動了本地零部件企業的發展,而且還將產業鏈輻射到周邊的地市乃至全國。
中心二期效果圖
勇挑重擔為產業發展立支點
內燃機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帶來的產業集群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的同時,產業鏈中的“短板”亦隨之展現出來,即側重于生產制造和專業市場環節的廣西內燃機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研發、設計和服務等環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玉林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章紅平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內燃機產業相關技術標準的相對欠缺,以及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的缺失,成為阻礙內燃機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這又與質監部門的職能緊密關聯。“維護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發展”是質監部門第一要務。面對地方支柱產業經濟發展瓶頸,章紅平帶領一班子人迅速展開調研論證。玉林質監局領導班子迅速形成了依托玉林資源優勢,籌建“國家內燃機及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促進玉林乃至全國內燃機產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共識。
說干就干。盡管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可玉林市質監局黨組清楚地意識到,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不能只顧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更要以敢闖敢試的勇氣和魄力為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擔責任、冒風險。
“籌建內燃機國檢中心,是質監部門的構想,更是眾多內燃機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共同心愿!闭录t平舉例道,由于受規模財力的限制,廣西相當一部分內燃機及零部件生產企業不具備自身的檢驗能力,企業生產的相關產品,尤其是出口外銷產品,均要送到省外檢驗,給企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并制約了企業開展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研究的積極性,阻礙了整個內燃機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步伐。因此,為了企業的需要,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即使“一無所有”,我們也要舉全市質監系統之力,敢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內燃機產業發展搭建公共檢測技術服務支撐平臺。
因切合實際、定位準確,“內燃機國檢中心”項目籌建方案很快得到了廣西區質監局及區、市兩級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項目獲批后,從土地到資金,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區黨委、政府、自治區質監局和當地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籌建“內燃機國檢中心”,建設檢測實驗室大樓是關鍵,購置先進的儀器設備是核心。于此,資金是關鍵。為把資金用在刀刃上,他們嚴格經費預算,削減一切不必要或不著急要的經費開支,并號召全市質監系統開源節流,把節約下來的錢用到建設工程上來,通過自力更生,籌措了大部分建設資金。
在基建工程建設過程中,他們更是嚴格招投標制度,貨比三家,同等價格比質量、同等質量比價格,確保所有建筑材料質優價廉,盡可能為整個工程建設節約資金。沒有人才和技術,局領導親自帶隊,輾轉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賢納士,引進國內內燃機領域著名專家作為國家中心技術帶頭人,并引進內燃機專業博士5人、碩士10人以及多名從事內燃機檢測、研究工作的高級工程師。
經過玉林市質監局領導班子的高效組織和有效運作,在玉林市質檢所現有基礎上,整合廣西大學、柳州內燃機檢驗站的檢驗資源,籌建人員加班加點、任勞任怨,按照“國內領先、世界一流、國際互認”的建設目標,以超常規的速度和一流的質量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投入使用后的內燃機國檢中心在為企業提供檢測技術服務的同時,也可為各企業質量體系建立、人員培訓、新產品研發、標準的制(修)訂等方面提供技術咨詢服務。隨著中心的不斷完善,內燃機及零部件產業的不斷發展,年檢驗批次和咨詢服務量的不斷遞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不斷提升和顯現。
“要在立足玉林,面向全國,提供檢測服務的同時,加強技術標準、科技研發等方面的支撐能力,推動全國內燃機及零部件產業做大做強,引領全球!庇窳质匈|監局黨組清醒地意識到,籌建成功只是服務的又一個新的起點,延長產業鏈,不斷開發新產品是內燃機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將會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難,更加需要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標準、科技研發等技術服務支撐。因此,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遇到的質量問題,指導企業改進產品質量,為企業提供生產工藝改進、人員培訓、科研開發等提供技術服務;為企業爭取開展標準的制定修改研究的優先權;通過出具享有國際互認的質檢報告,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技術壁壘,更好地服務玉林乃至全國內燃機企業轉型升級,正是國家內燃機及零部件質檢中心應運而生的最好時機。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玉林市質監局將乘國家內燃機及零部件產品質檢中心啟用的東風,積極謀劃,主動作為,為服務地方產業發展再創佳績。
(魏川川 黃乘佚 吳 彬)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