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 紅 谷永紅 張啟甲
檢驗檢疫人員在摩托車生產車間指導
近年來,廣州花都生產的“大運”、“大陽”摩托車,業已成為國內摩托車愛好者的首選品牌之一。自2006年首批約400輛“大運”摩托車叩開中非、南美等國際市場大門后,每年約30萬輛“大運”摩托駛出國門,縱橫馳騁在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道小路上。
十月南國,秋高氣爽。當筆者隨同廣東花都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來到享有盛名的廣州大運摩托車有限公司花都廠區時,那一派忙而有序、欣欣向榮的生產景象很快感染了我們,在3條百多米長的流水線上,積聚著從零部件的分發、組裝、檢測、試運行等數十道工序,在邊走邊看、邊問邊記間,一輛輛摩托車就如一個個變形金剛般很快成型。
“大運”集團有限公司國貿部經理海吉林現場介紹說,廣州大運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及進出口貿易于一體的新型現代化摩托車專業企業,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摩托車供應商和殘奧會獨家供應商,是中國摩托車行業的優秀企業代表之一。為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公司樹立了大運與大陽兩個品牌。正值廣交會期間,每天都有大量顧客到廠來參觀、洽談,公司負責人紛紛出動,任務繁重,訂單也如雪花般紛紛傳來。
在邊走邊看中,海吉林侃侃而談,他說:“我們公司10年前只有300多人,你看,現在已經擁有3100多人,有4個廠區,占地約40萬平方米,擁有6條國內領先的懸掛式全自動同步摩托車生產線,4條成車包裝流水線,4條單軸同步驅動式發動機生產線,6條全新的噴涂流水線,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輛摩托車下線。我們的產品已遠銷亞、非、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擁有年產摩托車100萬輛,摩托車發動機120萬臺以上的生產能力,擁有各種車型200余種呢。”
作為屬地監管部門的花都局,自大運公司對外銷售時起,就一直擔負起該廠產品裝箱前檢驗任務,主要對整車品質、外觀、包裝、警示標識等把關、抽查、監管,并積極配合企業出口時間緊迫等現實情況,準時為企業完成檢驗監管,并出具通關單,保證了在通關上快速高效,得到企業高度贊賞。自從我國開展輸非貿易之后,檢驗檢疫部門大力宣傳輸非相關政策,企業也加強了對非貿易戰略,輸非產品數量也逐年增高。
花都局科長謝明介紹說:“目前我局采取了多項服務措施,致力促進企業發展。首先,我們檢驗監管由‘點’向‘線’擴展,從成品檢驗這一‘點’前推后移,向采購、生產、信息反饋等全過程環節擴展。針對摩托車整車企業以裝配為主的特點,引導企業把好進貨檢驗關,重點關注采購、生產、檢驗等各階段的質量管理控制,強調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其次,在產品出口后,繼續關注國外抽查、通報、客戶反饋等信息的收集,而不僅僅停留在檢驗合格這個階段;第三,我們還對企業在檢驗認證、報檢及裝運前檢驗等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全面培訓,并引導企業分析行業形勢,調整發展思路,構建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等。”
自從與不同國家建立外貿關系以來,企業就以“高質量”作為打開國外市場的頭號招牌。海吉林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在剛開發非洲市場時,為了爭取訂單,大運不得不下調產品價格,但是企業高層一致認為,價格可以下調,但是產品用料和內在質量堅決不能有任何浮動。利潤可以微薄一點,甚至可以貼錢銷售,這是“高壓線”,誰碰誰倒霉。企業建立一個品牌靠的就是質量,如果因為質量砸了牌子,那將是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挽回不了的。經過市場的考驗,大運摩托在國外市場穩穩站住了腳跟。
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曾提出要把大運做成“國際化摩托車王國”。為搶占國外市場更多份額,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企業加強了與花都檢驗檢疫局聯系,通過對產品生產流程實施電子化監管,采取電腦建檔管理,質量跟蹤服務等措施,全面、及時地對產品從零配件,到半成品,再到成品各環節進行監管。而想要以高質量作為發展支柱,除了檢驗檢疫的監督管理外,主要還得靠企業自身來抓,正如海吉林反復提到的那樣,質量是制造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而最重要的質量還在于零部件的監督與管理上。
自2003年以來,廣州大運在花都檢驗檢疫局的技術幫扶下,加強了自身檢測實驗室建設,于2005年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具備了獨立認證資質,可以針對摩托車質量、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等38個項目進行檢測;并先后通過了ISO9001:2008版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2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CCC認證,并取得了巴西、伊朗、歐盟等不同國家和地區共20多項認證,通過一系列完整、給力的質量檢測體系,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產品質量。據了解,大運產品下線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多項質量指標在國內均處于領先水平。
走出車間,來到展廳,一輛輛樣式各異、設計新穎的摩托車擺放整齊,大小排量一應俱全,窗外照進來的陽光灑在這些嶄新的摩托車上,也映在展廳墻上一個個金字招牌上:“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百強工業企業”、“中國經濟百佳誠信企業”等。看著這些記錄輝煌歷程的一塊塊牌匾,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大運的信心和未來必將一片光明。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