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扛大旗 模式引新路
廣西北流市農業標準化帶動農民“趕潮”
本報訊 (張廣榮 李春芬 記者吳彬)廣西北流市涼亭雞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立1年多,通過養殖示范戶的示范作用,帶動當地農民走上了養雞致富路,農民每戶飼養優質土雞1萬羽,一年純收入可達兩萬元。養殖涼亭雞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追趕的“新潮流”。
涼亭雞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是國家第七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示范區通過標準引領、服務模式的優化,把涼亭雞標準化養殖與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創新與科技進步結合起來,卓有成效地推進了涼亭雞標準化生產示范工作,帶動了當地養雞業的蓬勃發展。
建立標準體系,實行標準化養殖。廣西涼亭禽業集團作為涼亭雞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實施單位,堅持標準引領養殖的原則,建立了技術標準230項、工作標準48項、管理標準151項和操作標準18項四大類標準體系,示范區嚴格按照7項“涼亭雞”系列標準進行選育養殖,對選種、孵化、飼養過程實行監控,規范飼養環境條件,嚴格投入品管理、生產管理等。同時,他們還按照無公害食品——肉雞飼養獸藥使用準則、飼養飼料使用準則等組織生產,使70%的涼亭雞養殖達到標準要求,廣西涼亭禽業集團因此被評為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
優化服務模式,健全服務體系。廣西北流市涼亭雞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以“統一種苗,統一標志,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配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的模式,建立了涼亭雞養殖技物配送服務體系。技物配送模式使公司的資金實力、銷售網絡和技術以及農戶的勞力資源、場地等各自的優勢資源有機地結合,促進雙方資金、勞力、場地、技術等優勢互補,整合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形成信息互通、技術互助、經濟互惠、市場互拓的互助機制以及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技物配送模式降低了養戶的養殖風險,解決了技術和銷售問題,對養戶實行統一管理后,所養殖的肉雞的品質和檔次獲得了保證和提升。
目前,涼亭雞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已經形成了“公司+科技特派員+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服務模式,每年可為社會供應商品代雞苗700萬只;通過“公司+農戶”的產業化、規;B殖,每年可為社會供應1萬噸優質肉雞,產品銷售收入1161.16萬元。據廣西涼亭禽業集團副總經理林福鵬介紹,廣西涼亭集團已建立了區內外18個涼亭雞標準化養殖基地,涼亭雞養殖戶發展到廣西、廣東、湖南3省區20多個縣市,養涼亭雞的人數已有兩萬多人,市內外加盟的養涼亭雞專業戶和農戶超過1.5萬戶,這些農戶都通過養涼亭雞實現了脫貧致富!吨袊|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