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實惠落實 把好事做好
——寧夏檢驗檢疫局促進外貿穩增長顯成效
本報記者 沈永建
11月初的塞上,氣溫已降到零下10攝氏度。
寧夏澇河橋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里,卻是熱火朝天。這幾天,工人師傅們正在加工準備銷往香港的羊肉。據說,今年1月至10月,該公司已經向香港市場供應了200多噸的優質羊肉,而且全部進入五星級酒店等高端市場。
誰也不會想到,5年前,澇河橋公司曾被暫停出口資質。5年的蛻變,使之成為寧夏清真食品出口企業的領跑者。
在這期間,寧夏檢驗檢疫局傾心指導,幫扶該公司建立了高水準的自有牛羊養殖基地,完善了從屠宰到分割到包裝的流程控制體系,從源頭消除了安全隱患。
“有檢驗檢疫部門的支持,我們信心十足,明年的創匯規模預計能達到500萬美元,同比將增長1倍以上。”對發展前景,該公司總經理范更生滿懷期待。
寧夏局以標準化帶動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出口取得了很大突破,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經過長期的幫扶,寧夏地區出口農產品企業普遍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和檢測實驗室,自檢自控能力的增強提升了品質的穩定性。今年9月,在該局的牽頭協調下,寧夏回族自治區出臺了《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規劃》,在全區推進枸杞、供港蔬菜、脫水蔬菜、番茄醬、馬鈴薯等多個示范區的建設,以此提升整體質量安全水平。
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能否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個性化幫扶,是決定服務成效高低與否的關鍵。
寧夏杞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食用植物油的中小企業。剛投產不久,該企業的產品就以精湛的品質贏得了市場的青睞。今年下半年,該公司接到臺灣客戶植物混合油的訂單,而且是消費者可以直接食用的預包裝食品。該批出口產品由亞麻子、小麥胚芽、沙棘、枸杞子分別萃取成油混合而成。由于原料種類多、工序復雜,還須加貼符合臺灣客戶要求的英文標簽,給產品出口增加了難度,企業感到十分棘手。
面對這些情況,寧夏局安排工作人員提前展開了標簽審核工作,指導企業進行多次修改,并檢測了294項農藥殘留,確保質量安全符合要求。最終,在寧夏局的幫扶下,產品順利在臺灣地區通關,實現了寧夏預包裝食品出口零的突破。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今年1月至10月,寧夏農產品出口貨值達到2.4億美元,同比增長9.3%,再創同期歷史新高。亞麻子油、植物混合油、鮮食玉米實現首次出口,清真牛羊肉、枸杞、飼料添加劑等優勢產品均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
實現扶優扶強,是優化監管模式要達到的重要目標。寧夏局對轄區所有工業品出口企業實施了分類管理。目前,轄區已有1家企業獲得出口免驗資質,兩家企業被評為全國檢驗檢疫信用AA級企業,6家被確定為一類監管企業,28家被評為二類監管企業。產品抽檢比例減少、手續辦理速度加快,產品質量水平高、恪守誠信的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寧夏局進一步加大實施直通放行力度,目前已有30多家進出口企業享受這一政策,通關驗放大大提速。
今年,國家質檢總局落實國務院要求,減免第四季度檢驗檢疫費用。寧夏局第一時間召開通報會并利用門戶網站、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外貿企業知曉度。該局加大督察力度,領導親自帶隊走訪企業,調研減免政策實施情況,預計可為全區外貿企業減免費用近300萬元。同時,該局還加強普惠制和自由貿易區等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的宣傳、咨詢和簽證工作,增強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據統計,1月至10月,該局共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3292份、涉及貨值4.65億美元,可為企業節省出口關稅千萬美元以上。
此外,寧夏局還注重修煉內功,加強科技攻關。今年,該局新增檢測項目149個,尤其是食品中轉基因成分的檢測填補了寧夏的空白。其中,5項科研課題也順利通過鑒定,鞏固了在枸杞、羊絨、清真食品等特色產品檢測領域的優勢地位。得益于技術能力的提升,寧夏局檢測樣品處理量增長了50%以上,以往企業普遍反映的“檢得慢”的問題得到緩解。
“寧夏局積極主動、有效作為,應予充分肯定。”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批示。今年以來,寧夏檢驗檢疫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科技廳以及相關市縣政府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寧夏局逐漸把來自各方的支持轉化為新的動力,積極落實惠企政策,把服務發展的好事做得越來越好。《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