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遼寧檢驗檢疫局按照“兩個專項行動方案”,開展遼寧地區集裝箱檢驗檢疫監管安全排查工作。近年來,集裝箱飛速發展,港口集裝箱化率迅速提高,進出境集裝箱檢驗檢疫愈發重要。針對遼寧口岸來自韓國、朝鮮、新加坡、日本、美國、印度等國集裝箱的問題較多的實際情況,遼寧局加大了檢驗檢疫監管力度。東港局對來自韓國進境空箱采取拉網式的檢查,加大查驗比率,提高了媒介生物、動植物有害生物、疫病疫情的檢出率,其檢出率占總檢出率的98.6%;鲅魚圈局在集裝箱適載檢驗情況下,明確場站是質量第一責任人,實行場站預檢,檢驗檢疫部門備案、抽查、核銷出證監管模式,檢驗檢疫合格率達到99%以上,大大提高了檢驗檢疫工作效率;大窯灣局實行了進境空箱檢疫查驗前移,不僅緩解了集裝箱滯港壓港問題,也大大提高了集裝箱通放速度。
排查分析:除由于媒介生物、動植物有害生物、疫病疫情的檢出率較低外,遼寧局在收集和上報集裝箱檢驗檢疫所截獲疫情或發現有毒有害物方面典型案例較少,尤其是對案例的分析不夠透徹、不夠準確,不能完全反映出對問題集裝箱或貨物的查處情況。為此,遼寧局制訂六項措施,進一步加強口岸集裝箱檢驗檢疫監管工作。一是加強進出境集裝箱檢驗檢疫基礎理論研究。針對進出境集裝箱運輸方式和通關模式的變化,重點監控集裝箱國際中轉、國內支線聯運、港海鐵聯運、出口貨物直通通關等方面情況,發揮大窯灣局、鲅魚圈局、東港局等集裝箱檢驗檢疫業務集中單位的引領作用,抓聯合調研,形成對創新集裝箱檢驗檢疫監管工作合力。加強對箱主公司、承運人、存儲場站信息的收集,建立完善信息管理數據庫,研究開展分級分類管理的有效途徑。二是著力推進“兩個平臺”建設。爭取口岸相關單位的支持和參與,共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以信息化手段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監管和服務效率。重點建立統一的電子口岸集裝箱監管信息交換平臺,加快各部門電子一體化建設的進程;形成電子數據信息交換系統,實現船舶到港前集裝箱貨物艙單信息和集裝箱進場、移運、存放信息的實時獲。婚_展應用數據信息交換系統實現與港務之間數據的動態交換,達到衛生處理、廢物原料集裝箱查驗、法檢(或非法檢)集裝箱貨物查驗等指令的實時傳輸,移箱、放行信息的即時反饋;實行“電子鎖”監控和“解鎖放行”的監管模式,切實防止逃漏檢。三是做好進出境集裝箱場站的登記管理和分類管理工作。嚴格登記和分類條件。對取得《登記證》的集裝箱場站,實施動態分類管理。四是做好進出境集裝箱檢驗檢疫工作質量分析。成立相關工作專家組,進一步推動工作質量分析上水平。五是做好集裝箱檢驗檢疫監管績效考核工作。對被考核單位在考核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科學合理地評價遼寧局系統集裝箱檢驗檢疫工作績效,確保集裝箱檢驗檢疫工作各項政策法規和工作措施的有效貫徹落實。六是做好風險分析與快速反應工作。建立全面高效的風險分析與預警管理體系,完善對世界上突發疫病疫情的監控、信息搜集和疫病疫情傳播分析工作,建立通暢的信息反饋機制。形成質量分析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度、聯絡協調制度、評估獎勵制度、效能分析制度等,切實做好遼寧局進出境集裝箱檢驗檢疫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工作。
(遼寧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