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專項整治 建立長效機制
山東煙臺抽檢農產品合格率達九成以上
本報訊 (李 鑫 莫 言 韓玉斌)日前,山東煙臺市質監等部門對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該市定量檢測種植業產品800多個,速測12萬個,平均合格率達到97%以上,大櫻桃、蘋果等抽檢合格率達100%。
近幾年來,煙臺市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先后在全市制定推廣了27種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38種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35種出口農產品良好農業操作規范,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重點扶持煙臺蘋果、大櫻桃、葡萄、蔬菜、食用菌等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
該市按照“以企業為龍頭、基地為依托、標準為核心、品牌為引領、市場為導向”的“五位一體”的示范區發展模式,完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監控評估預警體系、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多元化國際市場體系6大體系。
目前,全市建成各類出口農產品標準化種植基地達8萬公頃、養殖場區600多處、海水養殖面積達3萬公頃;建成農資配送中心13個,農資連鎖超市816家;開展聯合執法上百次,清理整頓農資經銷單位上千個;統一制定出口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64個。
目前,全市有90多處農產品市場開展了快速檢測,建立農產品檢測室25處,設立簡易速測點44處,配備各類速測儀器135套,較好地保障了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全市縣級以上城市93.7%的批發市場、80%的集貿市場、99.4%的商場、98.7%的超市的農產品經營者建立了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對存在安全隱患或不合格的產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銷售、追回已售出的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
對農產品加工而成的食品,質監部門嚴格執行國家的食品生產許可制度,符合條件的由山東省質監局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后,方可生產銷售食品。去年至今,該市質監系統共計完成食品抽樣檢驗2151批次,合格1958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1%。《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