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
——訪上海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徐金記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任務之一,也是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內涵。上海檢驗檢疫局以“三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以先進文化構建精神家園,推動十八大精神各項任務落實。12月15日,筆者對此采訪了上海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徐金記。
記者: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上海局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進行了哪些探索實踐?
徐金記:上海是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雙雙位居世界第一的東方大港。大外貿、大口岸、大發展的新形勢和以質取勝、保國安民的崇高使命,迫切要求我們把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力量優勢、創新優勢。上海局在2009年推出的“強基創新‘七一’工程”中,廣泛開展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完全符合黨的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增強了我們進一步探索和推進新形勢下基層組織建設的信心。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面,我們通過打造信息化、開放式學習平臺,建立制度化、體系化的管理機制,完善課題性、實踐性學習載體,采取小集中、經;、多樣性的方法,有效推動了學習成果、學習能力向實踐成果、發展成果的不斷轉化。在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方面,我們堅持以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激勵廣大黨員在打造“智慧檢驗檢疫”、創新檢驗檢疫放行模式、構建“通報通放、快檢快放、即查即放”三輪驅動外貿發展的新格局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在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方面,緊密圍繞檢驗檢疫思路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為上海檢驗檢疫事業實現新跨越、開創新局面凝聚了力量、夯實了基礎、注入了強大活力。
記者:上海局在“三型”組織建設的探索實踐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徐金記:近年來,我們持續推進“三型”黨組織建設,把“崇檢盡責、服務至上”的上海檢驗檢疫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職工竭誠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質檢工作大局,特別是在服務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面,我們組織黨員骨干力量,深入探索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和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檢驗檢疫創新服務舉措,大力支持浦東新區開展建設具有全國示范意義的檢驗檢疫改革創新區試點,使張江高科技園區生物制品檢驗檢疫行政許可審批時間,從20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直通放行”監管模式的改革舉措,使上海口岸集裝箱滯港時間平均減少20至30個小時,上?崭弁P效率提高約60%,有力增強了外經貿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當前外貿形勢依然嚴峻的形勢下,上海局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的外貿方針政策,率先推出了“無紙化通關”等35條支持上海地區進出口貿易平穩發展的具體措施,全力優化上海口岸通關環境,助推外貿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做大做強。
記者: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要求,上海局在深入推進“三型”黨組織建設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徐金記:黨的十八大為我們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戰略任務。我們感到,一個單位、一個組織發展進步,只有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時代發展,科學回答和解決時代課題,才能激發出鮮活的創造力和強大的生命力。我們堅持把以黨的十八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發展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大力深化“三型”黨組織建設成效,優化黨建特色品牌,特別是充分發揮黨建文化的引領和主導作用,進一步發展和踐行“高揚旗幟、真學真信跟黨走,凝聚力量、同心同德共奮斗”的黨建文化發展目標,“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全面提升凝聚力、創造力”的黨建文化建設任務,“全面建設、持續推進強基創新‘七一’工程和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黨組織”的黨建文化實踐路徑,“激勵凝聚、服務推動”的黨建文化主體功能,“科學化建設、程序化管理、體系化推進”的黨建文化制度保障等“五位一體”的上海檢驗檢疫黨建文化建設發展結構體系,推動黨建文化的創新實踐和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的有效發揮。深入推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在檢驗檢疫機關黨建中的運用和實踐,使“目標化”質量方針、“科學化”體系平臺、“精細化”管理過程結出新的碩果,全面提升黨建科學化新水平,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大的前進動力和堅強的組織保證。
(姜艷華 崔傳會)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