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 雄)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正式批準湖北省浠水縣茅山螃蟹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是繼巴河蓮藕之后,該縣獲得的第2項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茅山螃蟹又名中華絨鰲蟹,產自浠水縣策湖水域,以個大體肥、黃多味美而聞名遐邇,在歷史上久負盛名,早在明洪武三年就被作為貢品入朝。清光緒《蘄州志》記載:“蟹出茅山下者,黃多而味甘,較它處為勝。”上世紀中期,茅山螃蟹長期暢銷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它也曾以“中國茅山螃蟹”品牌遠銷東南亞各國。
近年來,浠水縣將茅山螃蟹的養殖作為特色農業予以大力扶持,優先發展,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保障體系,提供政策支持,擴大資金投入,成立合作機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服務體系,為茅山螃蟹的產量、產值的逐年增長提供了有力保證。目前,茅山螃蟹養殖面積達0.1萬公頃,產量100余噸,產值600余萬元,經濟效益前景十分廣闊。
茅山螃蟹納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有助于進一步實現實現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提升茅山螃蟹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帶動浠水縣水產養殖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