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膽琴心 強局亮檢
——江蘇吳江檢驗檢疫局文化建設有特色
本報記者 李正法 通訊員 陳 曦 張 穎 朱珊珊
今年以來,江蘇吳江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強局目標,著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形成了體系化、品牌化、群眾化、經常化,有力推動了隊伍建設和事業發展。12月22日的研討會上,來自中科院和江蘇省、上海市宣傳部門、作家協會,國家質檢總局機關黨委,以及蘇州大學的專家、教授對吳江局的文化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們始終把倡導包容性發展、確保各項工作安全、廉政勤政、敬業奉獻作為全局干部職工的基本價值追求,把‘強局亮檢’作為目標追求。”吳江局局長王瑞元介紹說。近年來,吳江局緊緊圍繞“建設大質量工作機制,推動大質檢文化建設”的重要部署,著力探索出一個文化建設新模式,創新了文化建設新機制,推動了文化建設新實踐。
2004年,吳江局在干部職工中推廣太極運動,并由此促發了對機關管理方式的思考和轉變。8年時間,從一開始的“人本、廉潔、太極”文化,到“人本、廉潔、太極、行為、品牌、感恩”文化,吳江局逐漸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建設經驗。2011年,吳江局成為江蘇檢驗檢疫系統第一批文化建設試點單位之一,并榮獲“創先爭優文化建設示范集體”榮譽。同年9月,吳江局黨組提煉出了具有吳江檢驗檢疫文化特質的品牌理念——劍膽琴心,簡練明了地概括了吳江檢驗檢疫“劍琴”文化的內涵和實質。
今年4月,吳江局進一步樹立品牌形象,舉行了“劍膽琴心”文化品牌logo發布會。該局倡導“憑劍膽依法把關保安全,用琴心傾情服務促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堅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人、感染人,引領干部職工的價值追求,促進了檢驗檢疫事業的科學發展。
“將‘劍膽琴心’作為品牌,不僅是一個有創意的構想,更體現了一種實踐追求,象征著勇于承擔、敢于負責的精神。”王瑞元說。為此,吳江局緊緊圍繞“十二字方針”、江蘇檢驗檢疫局“五區”強局目標,制定了創新發展思路:以爭創數字監管新優勢為切入點,大力提高執法把關能力;以爭創電池檢測新優勢為突破點,大力促進科技工作發展;以爭創低碳認證新優勢為突破點,大力促進服務發展方式轉變;以爭創效能建設新優勢為著力點,大力提升效能品牌影響。
始終把管理創新作為重要任務,用文化力提升凝聚力,是吳江局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在思考如何進行管理創新時,吳江局將太極理念這一特色文化作為一個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以人為本,把推行太極文化與個人的成長結合起來。
吳江局注意引導干部職工在練習太極拳、太極劍的過程中領悟精妙的哲理。在潛移默化中,吳江局逐漸形成一種氛圍、一種氣場,影響了干部職工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看法。久而久之,起到了凈化身心、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培育了一種正確的、健康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使每個人都從中汲取到快樂生活和積極工作的正能量。
在正確處理干群關系方面,吳江局以“和”的思想改變傳統管理理念,建立相輔相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關系,促使領導干部從生活、工作、學習諸多方面關心職工,職工理解、支持、幫助領導干部謀劃、管理事業發展。如今,和諧的干群關系大大激發了干部職工的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吳江局的隊伍素質、隊伍執行力和貫徹力都有了明顯增強和提升。
吳江局注意引導干部職工堅持辯證思想,實現個人與組織、組織與社會的包容性發展。首先從關心每一個人出發,給每一個干部職工提供學習、成長、發展的平臺。通過優化組織細胞,激活組織活力,實現組織整體效能優化。在處理與社會經濟組織的關系中,做到既依法行政、依法施檢,也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服務手段為企業服務,助力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加強檢驗檢疫行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提升精神動力。要始終圍繞檢驗檢疫執法把關、服務經濟發展等中心工作來進行。離開了中心工作談文化,行業文化建設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王瑞元感慨。吳江局始終把“強局亮檢”作為目標追求,發揮其強大的號召力和滲透力,培養隊伍的魂魄,催生干部職工的“精氣神”。
在實際工作中,全體干部職工能以一顆熱忱之心轉變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通過服務手段、能力的評比,全面激發窗口服務人員的文明服務意識,全面提升文明服務水平。經過不斷探索,吳江局設計開發了陸路口岸“電子開閘放行”系統、“無紙化報檢”、“直通式檢疫”、“集報分出”、重點項目“超前服務”和重點企業“過程監管”等工作模式,千方百計簡化辦事手續、提高工作效率,贏得了廣大進出口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充分信賴和高度肯定。《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