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草成金
——吉林延邊檢驗檢疫局扶持稻草制品輸韓側記
□ 周 婧
近年來,稻草制品始終是檢驗檢疫出口“高危”敏感品種。因其易被檢疫性病蟲害侵染,被許多國家列為重點進口檢驗檢疫項目。我國近年出口的竹木草制品由于加工工藝千差萬別,企業硬件設施、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多次因發現活蟲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而被國外通報,導致同類產品出口遇阻。在壓力和挑戰面前,吉林延邊檢驗檢疫局積極采取措施,確保輸出稻草產品質量安全。
延邊地區是重要的稻米產地。每年秋收后,都有大量稻草被閑置。因此,轄區的龍井青竹堂實業有限公司另辟發展蹊徑,開始利用廢棄稻草加工成產品并出口。這很好地契合了發展生態循環產業的政策導向,而且收到小投入、低成本、附加值高的效果。相比木制品加工企業的激烈競爭,風險要小得多。
龍井青竹堂實業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產苕條、稻草、藤條等編制的工藝品,原材料采購基本來自當地,70%的產品銷往韓國,其余發往國內各大城市銷售。為促進該企業的產品順利出口,延邊局組織動植檢相關人員反復研究企業的申請資料,針對企業提供的生產工藝流程及布局進行多次探討,指導和幫扶其完善了各項體系文件。該局與企業積極溝通聯系,根據韓國官方農林水產檢疫檢查本部具體要求進行生產,為后期產品順利出口提供法規和技術支撐。
根據要求,延邊局派出工作人員對企業實施現場考核。主要檢查加熱蒸煮、原料和成品倉儲、藥劑熏蒸處理、烘干和水分含量測定校驗,以及批次管理、除害消毒、干燥烘干、原材料收購加工和出入庫等相關記錄。在檢查蒸氣消毒設施時,工作人員發現該企業電子溫度測定儀由于新進購買安裝,尚未進行過校準測試,存在誤差的風險。該局立即要求企業限期整改,將電子溫度測定儀送當地技術監督局校準檢驗,并獲得鑒定報告。同時,延邊局對企業生產加工管理人員進行了一次質量安全培訓,要求企業相關人員樹立責任意識,積極配合檢驗檢疫人員的監管工作,雙方合力嚴把產品出口關,共促企業產品順利出口。
延邊局按照稻草編織品工藝流程施行全過程監管。對關鍵的蒸汽消毒、烘干、熏蒸及打包環節進行重點監管。
為確保蒸氣消毒效果可信,該局選擇最難升溫部位,設定多個溫度計校準點,各校驗測定點溫度均能保證在100℃以上,且消毒過程中溫度穩定。產品烘干后,利用電子水分測試器,依照1%比例對產品進行抽檢,所有產品均能保證水分含量在15%以下,避免運輸途中濕度過大滋生霉菌。此外,在打包環節,該局嚴格禁止夜間包裝,打包車間設置防爆燈、安裝紗窗,防止光誘引飛蟲等進入成品包裝,紙箱外包裝潔凈牢固,以防運輸途中發生碰撞破損對產品造成二次污染,有效規避風險,確保出口產品質量安全。
鑒于前期準備工作較完善,延邊局對終端產品著重檢查外包裝項目。11月19日,龍井青竹堂實業有限公司第一批貨物抵達韓國,共計9013個成品、貨值9670美元。在發貨前期,韓國客戶就完成了駐場檢驗,對該企業整個流程都表示認可,并提前將各種規格和種類的藤草編織品樣品送韓國官方檢疫部門進行檢驗檢疫。20日至22日,韓國官方對其進行了逐箱開箱查驗,未檢出一個有問題產品,產品順利通關。此次稻草編織工藝品的順利出口,為延邊局拓展檢驗檢疫項目和品種奠定了基礎。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