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液化天然氣公交車更穩當
加氣機計量檢定法規已完成草案
□ 本報記者 楊 蕾
圖為福州市民乘坐LNG燃料公交車出行。 張 斌 攝
50多輛728路快線公交車,外觀上與普通公交車并無太大區別。但在它們車身的后下方,安裝的不是油箱而是一個大大的儲氣罐。燃料用完了,它們去的不是加油站,而是加氣站。它們就是北京市首批采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清潔能源公交車。
據不完全統計,自福建省2009年首批LNG公交車正式投入營運后,LNG汽車在我國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記者了解到,在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與LNG汽車發展息息相關的LNG加氣機,目前還缺乏全國統一的計量檢定規程和型式評價大綱,其計量性能的評價尚無統一標準。
LNG公交車更給力
12月20日,記者來到距離728路快線公交車武夷花園總站約1公里的中石油撬裝LNG加氣站。
加氣站共有兩排房子,一排是中控室、設備室,另一排就是LNG的儲備空間。記者看到,LNG加氣機與燃油加氣機一樣,上面也有“加氣量”、“單價”、“總價”等顯示信息。不同的是,LNG加氣機白色的加氣管和加氣槍,比燃油加氣機的加氣管和加氣槍都要粗得多。
“LNG公交車隨車所帶的氣罐,一次加滿氣是346公斤,跑一個來回大概需要30公斤氣,目前每輛LNG公交車每天在線路上要跑兩個來回,所以每天只需要60~70公斤就夠用了。”司機王師傅告訴記者,相比CNG(壓縮天然氣)公交車,LNG公交車跑起來感覺“更有勁、更穩當”。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流量研究所所長趙普俊對LNG產業近年來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深有感觸。他介紹,液化天然氣(LNG)是將氣田開采出來的天然氣壓縮、膨脹、液化冷卻至-162℃后形成的低溫液體,外觀如普通自來水,液化后其體積只有氣態天然氣的1 /625。“LNG 是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一次能源,具有便于運輸、儲存能量大、運行壓力低、更清潔、更環保等優點。所以,比較適合運用于大型運輸車輛作為燃料,如大卡車、公交車等。”
在中石油的LNG加氣站宣傳欄上,LNG汽車被稱為“最為現實的清潔能源汽車”。宣傳欄上介紹,LNG汽車,是指以LNG 替代常規汽油或柴油作為汽車燃料的汽車。同樣排量、同樣工況的LNG汽車比汽油、柴油車節約燃料成本20%以上,“裝載一個375升LNG氣瓶的客車可以行駛400公里以上。”同時,LNG汽車的綜合排放量比汽油、柴油汽車降低約85%左右。“經測算,LNG每替代1噸柴油,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88噸。”
計量是否準確是關鍵
LNG汽車使用的LNG燃料,需要在加氣站通過LNG加氣機充裝到汽車儲氣罐中。LNG加氣機就是用于LNG充裝和貿易結算的設備,而流量計的計量準確與否,是衡量LNG加氣機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查特公司是美國一家生產深冷和低溫設備的著名企業。查特中國儲運事業部區域中心及市場部總監陳佳偉告訴記者,到2013年,全國LNG加氣站預計將達到2000座。“LNG加氣站不斷增加,LNG加氣機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陳佳偉介紹,目前市場上LNG加氣機主要采用質量流量計和體積流量計兩種流量計。由于加氣過程中,LNG的溫度一般為-120℃至-160℃,加氣管內外溫差大,夏天甚至可以達到-200℃,因此在管路中普遍存在氣化現象,形成氣液混合多相流的情況。加氣機的流量計設計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問題。而質量流量計和體積流量計各自的特性,決定了兩者用于LNG計量各有優缺點。
“為了保證 LNG加氣機的計量準確,查特公司在體積流量計上采用了很多獨特的設計。”陳佳偉說,查特所用的每一套流量計都要經過德國總部低溫校準中心校準精度,還要滿足美國加州計量標準要求,并通過歐盟統一執行的唯一計量器具標準——歐洲計量儀表規范認證。查特剛剛研制成功的新型體積流量計,將很好地解決液源變換導致的計量偏差問題,實現精準、穩定、連續的計量,很快能在國內使用。
計量檢定尚無規可依
不僅像查特這樣的國外公司正在抓緊研制生產新型的LNG加氣機產品,以滿足加速增長的LNG汽車業的需要,而且國內也已有多家企業通過走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道路,逐漸突破了加氣機制造中的某些關鍵性技術,生產的LNG加氣機達到甚至部分技術指標超過了進口產品的質量標準。
但趙普俊告訴記者,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LNG加氣機的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及國家標準,其主要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主要依據《壓縮天然氣加氣機檢定規程》、《燃油加油機檢定規程》、《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存和裝運》、《汽車用液化天然氣加注裝置》等技術文件。“這些技術法規已經不能滿足LNG 加氣機生產及技術水平提高的需要。”據趙普俊介紹,全國只有內蒙古出臺了地方的《液化石油天然氣加氣機檢定規程》,前不久剛剛發布實施,其他省區市在這個方面還是空白。
“LNG 作為大宗貿易商品,涉及貿易結算和安全防護,必須解決流量量值的正確和統一問題,這直接關系到貿易雙方的利益。”按照國家《計量法》的規定,用于貿易交接的LNG 加氣機應依法納入強檢范圍,必須進行型式評價、首次檢定、后續檢定。而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的缺失,導致這些工作都無法開展。趙普俊坦言,由于缺乏統一的技術指標和質量標準,相關質檢技術機構無法對企業生產的LNG加氣機產品做出準確客觀的質量評價;加氣機計量檢定規程的缺失,導致技術機構也沒有依據對其開展計量檢定工作,無法保證在用加氣機計量的準確性和可溯源性,這對于貿易交接的公平性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邊是蓬勃發展的LNG汽車行業的急迫需求,一邊是缺乏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導致的尷尬和無奈,多年從事流量研究的趙普俊越發覺得抓緊出臺LNG加氣機技術法規的重要。“我們已經研制出了可用于現場檢定的LNG加氣機檢定裝置,填補了國內LNG加氣機檢定標準裝置的空白,可以承擔我國LNG加氣機的計量檢定、量值傳遞和標準比對等工作。”他透露,由他們起草的LNG加氣機國家檢定規程及型式評價大綱已經基本完成草案,預計明年上半年就能出臺。“這必將更好地規范LNG加氣機的生產和計量檢定工作。”趙普俊說。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