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發展
——廈門市“兩會”關注和肯定檢驗檢疫工作
本報通訊員 洪 鈞
按語:
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是緊緊圍繞大局、促進科學發展之路,是嚴格把關、優質服務之路,是“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之路。促發展是檢驗檢疫部門的使命所在、職責所系,與國家大局同頻共振,緊緊著眼發展,一切為了發展,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才會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堅實。
南國蘊生機,鷺島春來早。
盡管還是隆冬時節,廈門市人民會堂前的一株株鳳凰木,卻早已抽出了嫩綠的新芽,鼓浪嶼畔涌動著春的氣息。會堂里,廈門市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和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正熱烈召開。
簡樸的會,務實的會,然而,人們投向質檢的目光卻異常熾熱,贊譽超乎尋常。從1月6日到10日,短短幾天里,僅政府、人大常委會、政協常委會等主題報告,就有19次提及和肯定廈門檢驗檢疫工作,與會的代表和委員不僅對去年廈門檢驗檢疫局主動融入地方經濟建設成效高度肯定,對進一步突出加強質檢地位作用以及做好今后質量工作更是建言獻策,氣氛濃厚、熱情高漲,各類相關提案和建議達20多條。
創新,融入發展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第2頁,記錄著廈門局推進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廈門高崎機場和國際郵輪中心雙雙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實地測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授予的‘國際衛生機場’和‘國際衛生港口’稱號,廈門成為全國唯一的海港空港‘國際雙創衛’同步創建成功城市”。
第6頁,寫著廈門局“在全國率先實現進出口貨物檢驗檢疫電子監管”。
再翻到附件第18頁,寫著廈門局支持現代化港口經濟發展取得的突破:“口岸通關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第一個電子閘口系統順利升級運作。”
廈門局對臺先行先試同樣引起“兩會”熱議。“廈門檢驗檢疫局、廈門市商務局等部門加強協調”,“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對臺工作調研,為市委市政府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動,積極促進臺灣貨物從廈門進入大陸市場……廈門成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集散地、臺灣大米進入大陸的第一大口岸”。希望“積極協調爭取兩岸檢驗檢疫標準互認,加快打造對臺貿易中心”。
……
盡管只是寥寥數語,背后卻凝聚著廈門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通過創新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多少次協調溝通,局領導親自指揮;多少個日日夜夜,大家加班加點,于是,電子監管、電子監察、“兩個平臺”建設、“國際雙創衛”和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對臺先行先試等工作亮點不斷出現,大大促進了地方外貿經濟的穩定增長,為廈門打造了一張又一張的燙金名片,2012年廈門外貿綜合競爭實力躍居全國第5位。
務實,服務發展
務實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精神。主動服務,務實服務,早已成為廈門局一以貫之的標準。許多人說,廈門局對地方的支持是“主動”的、“不厭其煩”的。
《政府工作報告》第10頁寫著,廈門局主動參與廈門市大效能建設,“與全市75家行政事業單位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了此次進駐,廈門局局長詹思明多次實地調研,召開現場協調會,要求相關部門克服人手不夠的困難:“切實為老百姓提供便利!”
“廈門檢驗檢疫局和廈門市商務局聯合建立廈門WTO/TBT-SPS工作站得到市財政資金資助,積極開展信息收集、信息發布、研究報告、座談會等工作,對廈門產品出口結構和市場等方面進行預警。”寫在《關于廈門市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上的一句話,透露了廈門局促進外貿發展的主動作為。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工作站,但它免費向企業提供國外技術法規和標準信息,其網站月均點擊率已突破20萬。由于工作出色,市財政對工作站的支持連年不斷、逐年增多,累計突破150萬元。
把關,保障發展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為了確保進出口食品安全,“廈門局全面排查進出口食品領域可能存在的質量安全風險隱患,聯合工商部門開展流通環節進口食品檢查”。廈門局技術中心發揮技術優勢,為全市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提供技術支持。在2012年市財政安排食品安全專項資金2901萬元中,廈門局獲得650萬元的經費支持。
廈門局副局長黃麗玲兼任市人大財經委副主委,本屆人大會期間,她結合日常工作,提出完善廈門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議案,引起各界關注。黃麗玲建議“發揮廈門市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優勢,積極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經驗,以立法率先推動食品安全領域監管資源整合,完善各環節的銜接,努力構建食品安全監管的閉環體系”。
“質量發展是興國之策、強國之道。”短短幾天,“質量”二字成為“兩會”熱詞。代表和委員們希望“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建立消費者與農民互動平臺”,“要從源頭上治理農藥殘留,增加廈門市自控基地的面積,確保食品安全可靠”。在經濟轉型發展方面,希望“抓住時機,做好廈門質量發展戰略規劃,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質量文化,樹立有特質的城市質量精神,建立質量誠信體系及失信的懲戒制度,同時進行有力的宣傳,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要注重實體經濟,強化兩岸特色,支持品牌,打造品牌之都”。
而《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表示,2013年工作要更加注重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要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堅持出口與進口并重,打造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促進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出口基地”。
人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質量在廈門大地將更加深入人心,廈門檢驗檢疫人服務發展的措施將更加有力,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的步伐將更加堅定。《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