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廈門海滄口岸進口石材量在2012年全球外貿經濟疲軟不振的大背景下,逆勢走強,全年共進口石材10927批次、360.1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4.89%和24.67%,躍居全國各口岸石材進口量首位,成為廈門港外貿業務的一大亮點。
在碼頭查驗現場,海滄檢驗檢疫局口岸查驗一科林國成科長興奮地告訴記者,2012年海滄口岸進口石材實現了兩個首次。“一是全年進口量在高基數下實現高增長,首次突破300萬噸,二是進口批次和重量首次躍居全國各口岸首位。”
海滄口岸進口石材100%通過集裝箱裝運方式入境,“按照每個集裝箱裝載20噸的石材測算,海滄口岸去年進口石材達18萬個標準集裝箱。”從海滄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海滄口岸進境重箱約51萬標箱,這意味著每三個進境重箱中,至少就有一個集裝箱裝載的是石材。
長期在海滄口岸從事物流業務的楊經理介紹,盡管受全球經濟疲軟影響,但國內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大提升了石材的需求量,再加上國外石材原材料價格保持穩定、航運費低迷,不排除部分進口商加大貨源囤積力度的可能。
據介紹,海滄口岸進口石材以高檔裝修材料所需的大理石為主,2012年共進口287.11萬噸,占總進口量近8成。進口石材的來源國家呈多元化發展態勢,主要有芬蘭、挪威、意大利、西班牙、烏克蘭、美國、加拿大、葡萄牙、埃及、土耳其、印度等11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海滄口岸進口石材品種多樣化,從單一的進口荒料加工,逐步進口半成品,其中進口人造大理石1.87萬噸,同比2011年增長7.8倍。
為扶持海滄口岸石材大進快進,海滄檢驗檢疫局因地制宜,著力提升通關效能和服務水平,一方面該局完善檢驗檢疫電子閘口及檢疫處理監管等系統,實現進口石材預約、查驗、檢疫處理信息的電子化,另一方面積極推進“集中查驗”和“一站式服務”監管模式,延長查驗時間至晚上10點,每批進口石材平均縮短查驗時間約一天,減少通關成本約200元。
海滄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局將進一步優化進口石材通關環節,規范查驗和檢疫處理流程,以吸引更多的石材從海滄口岸入境,做強做大海滄保稅港物流鏈。(通訊員:黃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