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許可周期 增加上門檢測
重慶市質監局出臺20條措施為企業提供優質和增值服務
本報訊 (崔小兵 記者蔣維勝)“優化辦事程序、促進質量提升、改進檢驗檢測……”近日,重慶市質監局出臺服務企業發展20條措施,對企業從辦證生產、質量管理、品牌培育等多個方面提供優質和增值服務。
重慶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出臺服務企業若干措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質監部門職能優勢,營造和優化企業良好生產經營環境。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打造以服務大局、服務區縣、服務企業、服務民生為重點的服務型質監,為推動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據介紹,20條措施包括:在優化企業辦事程序方面,通過部分下放許可審批權、推行行政許可一次性告知服務和換證申請提醒服務、重大行政許可專人負責和“一條龍”服務、定量縮短行政許可周期等措施,提高行政許可效率,暢通行政許可通道;
在促進質量提升方面,通過實行工業產品分類監管、推行食品質量安全“十百千”示范工程,全面推動節能產品和低碳認證、開展“質量專家企業行”活動、實施品牌培育和標準化助推等措施,提高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在改進檢驗檢測服務方面,通過在產業集聚區設立檢驗檢測站點和食品生產許可發證檢驗點、對使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和特種設備量大面廣的提供上門檢測、強化技術標準適用規范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
在加強企業培訓指導方面,通過定期情況通報、實行同步培訓、及時解答企業的疑惑和問題等措施,幫助企業提高執行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能力水平;
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通過采取“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提供增值服務、爭取收費減免政策、調整許可條件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
加大力度服務企業發展,僅僅是重慶市質監局強化服務、加快建設服務型質監的一個方面。據介紹,建設服務型政府,重慶質監一直在行動。近幾年來,重慶市質監局堅持以質取勝,持續實施“質量興市”和“質量強市”戰略,全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連續7年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市未發生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質量安全事件;突出打假治劣主力軍作用,圍繞民生重點大力實施專項治理,有力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大力實施科技興檢、人才強檢戰略,在全國省級質監部門率先推行技術機構改革和精益管理,綜合實力躍居西部前列。
“全面建設服務型質監,是對質監服務之路的傳承與創新。”重慶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提出服務大局、服務區縣、服務企業、服務民生“四個服務”,將在促進產業機構調整、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重慶制造”向“重慶創造”躍升、強化質量安全監管等重點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介紹,圍繞“四個服務”,重慶市質監局將不斷強化服務大局,提升全市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強化服務區縣,優化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強化服務企業,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不斷強化服務民生,解決好質監領域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熱點難點問題。可以預見,在未來,服務型質監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敞。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