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匠的歐式家具夢
打響玉環家具自己的特色品牌
■袁佳杰
聚焦 浙江玉環家具產業
玉環家具業起步于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創業之初可以說是一無資源,二無資金,三無市場,玉環家具產業“無中生有”,就是憑著玉環家具業人員強烈的創業欲望和創新能力,從小做起,抓住每一次發展機遇,然后發展壯大起來的。
今天,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家具賣場幾乎都可看到玉環家具的影子,并涌現出“大風范”、“金得利”、“國森”、“好人家”、“宮廷壹號”等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家具品牌。玉環家具已不僅僅是一個產業,更是玉環縣的一張名片,成了這個小縣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木匠的創業路
走進玉環縣楚門鎮,隨處可見家具企業的廠房和碩大的廣告牌,機器隆隆聲,運貨車輛不停地進出。在這個人口不足10萬的海島鎮,卻擁有歐式古典家具生產及配套企業200余家,年產值超30億元人民幣,產品遠銷中東、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玉環縣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家具生產基地,也是我國歐式古典家具的生產基地。
今年57歲的胡再貴是浙江諾貝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在這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38年:19歲學做木工,24歲出師,31歲創建玉環第一家家具企業——楚門家具廠,歷經26年,將一個靠1萬元人民幣借款起家的小廠辦成現在玉環家具行業的龍頭企業,玉環家具業走過的創業路胡再貴是再清楚不過了。
1985年,胡再貴與弟弟帶著幾個徒弟和借來的1萬元成立了楚門家具廠,開始了小打小鬧。創業的艱辛自不必說,但辛苦一天能賺到五六元錢,這相當于三四天的工錢,胡再貴心里有了一絲絲的竊喜。由于質優價廉,在周邊地區試營銷后,很快,越來越多的玉環人加入到家具制造行業。剛開始,玉環家具還只是出于模仿溫州、廣東等家具同行的階段,大多從20歲不到就開始做木匠的玉環家具老板在國內各大家具展上,一度成為同行們聯合“嚴防”的對象,處境十分尷尬。但是,在模仿中逐漸完成第一次創業的玉環家具老板也意識到:跟著別人走,始終會慢對方一拍,賺取的也只能是他們的“殘羹冷炙”。必須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那就是塑造玉環家具的特色,打響自己的品牌。
2000年,胡再貴和玉環另外21家家具企業老板一起赴羅馬參觀當年的意大利國際家具展,但是一走出飛機場,就被羅馬歐式韻味十足的古老建筑所吸引。“當時,我們覺得那些建筑好漂亮!我們的思路徹底被打開,”胡再貴說。玉環有很多以傳統雕刻藝術見長的家具制造工匠,玉環這些小木匠們將地方傳統的雕刻技術與歐式家具的設計風格相融合,生產出了屬于玉環特色的歐式古典家具。經過多年的探索完善,玉環家具已形成自成體系的區域流派,其自然和諧的產品文化品位與設計工藝手法的完美融合,構塑出獨具特色的“玉環派”家具文化。
“玉環派”抓住會展走出國門
談起會展,玉環家具協會原秘書長陳豪很興奮地說:“玉環家具是依托展會的信息資源一步步發展起來的。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生產能力上去了,我們真切感受到玉環市場環境的不足,沒有專業市場,本地市場空間太小,當初我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走進家具展會的,結果意外收獲了第一桶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沒有展會,就沒有今天的玉環家具。”
2000年5月,浙江天源家具有限公司作為玉環唯一受邀參展東莞第二屆國際名家具展覽會的企業,在展會上展出了該企業自主設計生產的歐式古典家具,展會開幕后,展位馬上被圍得水泄不通。這一天,天源家具接到了一批國外訂單,實現了玉環歐式古典家具出口零的突破。
2002年,以玉環家具的整體品牌參加的迪拜家具展,取得轟動效應,自此,嘗到甜頭的玉環家具企業,頻頻亮相國內外各類家具展。新加坡馬來西亞國際家具展、埃及開羅國際家具展、印度孟買國際家具展、美國高點國際家具展、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展,這些展會都留下了玉環家具人的足跡,也讓玉環家具企業捧回了大量出口訂單,家具出口激增,年年翻番。
在2008年一片寒意的出口市場上,玉環家具獨領風騷,出口貨值達到3.47億美元,產品遠銷中東、歐洲、亞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歐式古典家具占90%以上。玉環家具實現產值22億元人民幣,出口率達85%,擁有家具生產及配套企業300余家,形成了年產套房家具90萬套的生產能力。
遇挫折學會兩條腿走路
中東地區是玉環家具重要的出口市場,比重一度占出口總量的60%以上,由于當地特殊的婚嫁制度,對家具需求量很大,但是從2009年開始,由于國際金融危機,迪拜債務危機,以及后來中東局部局勢的動蕩,使得玉環家具出口逐步下滑,出口負增長值都在10%以上,大多數企業面臨減產或半停產。
浙江富豪家具有限公司是玉環規模較大的老牌企業,在2009年前,該企業生產的家具100%出口,其中出口中東地區市場占了八成多。但危機爆發后,該企業倉庫、過道甚至院子里都堆滿了原本出口中東的家具,顯得十分擁擠雜亂,庫存量一度達到800萬元人民幣,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企業,幾家老牌的家具企業接連倒閉。
“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加強市場多元化。”玉環家具企業認識到,不輕言放棄外貿出口的同時,開拓國內市場已勢在必行。“金得利”家具在市場多元化方面屬于典范企業。與“國森”、“大風范”、“宮廷壹號”等企業一樣,在企業發展早期就沒有放棄過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擁有一定的內銷基礎。在國外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它又加緊拓寬國內市場,在危機中體現“兩條腿走路”戰略的明顯優勢,從而實現了逆市上揚。在短短幾年內,“金得利”已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設了300多家專賣店,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
“以前我們玉環家具是做出口,現在我們有一半走向國內市場,就是兩條腿走路,2011年以來,玉環家具一直是平穩發展,勢頭不錯,現在我們國內市場還是供不應求,生意是可以的。”胡再貴會長說。有了先富效應后,“兩條腿走路”模式已逐漸延伸到更多的家具企業。
幫扶舉措
為了促進玉環家具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體現管理,轉變思路,深化服務,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努力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強化家具源頭管理,確保質量安全。檢驗檢疫部門指導生產企業建立健全原輔料合格供應商評價和驗收制度,完善溯源制度,實現從原輔料驗收、生產加工到產品出口的可追溯性;并促使企業從產品源頭上抓好質量控制工作,把握原輔料質量安全控制的要點,從而全面加強對企業原輔料采購、加工過程和出廠檢查等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同時,督促企業利用自身實驗室開展相關項目的檢測,必要時送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進行驗證。
分類管理,提供口岸通關便利。檢驗檢疫部門對企業實施分類管理,根據不同企業分類實施不同的監管方式,對日常監督檢查和抽批檢驗的頻率進行調整,同時在出口企業中實施推廣電子監管、快速核放、直通放行、綠色通道等多項便利措施,從而一方面有的放矢嚴格把關,另一方面加快部分企業的通關速度。
主動服務,幫扶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臺州檢驗檢疫局充分發揮檢驗檢疫信息優勢,組織人員精心編制了《臺州出口竹木草制品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指南》,以培訓班的形式詳細解讀了《美國甲醛法案》、《消費品改進法案》、《美國進口中國木制工藝品法案》、《萊西法案》、歐盟《原產國標簽法》、“森林認證”等主要技術性貿易措施及其應對措施,詳細分析了國外木家具通報案例,提出了必要的注意事項和應對建議,并采用網絡的形式,及時向企業通報我國最新的政策及法規、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發展動態,反映檢驗檢疫監管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糾偏措施,搭起了企業信息共享的橋梁。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