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進口食品安全底線
——浙江檢驗檢疫局探索進口食品監管新路徑
本報記者 劉 佳 通訊員 錢志校
1月24日,浙江檢驗檢疫局食品監管人員對杭州市場的進口橄欖油收貨人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進口橄欖油中文標簽的加貼及銷售流向記錄情況。眼下,春節前進口食品安全集中檢查行動正在浙江緊鑼密鼓地展開。
日前召開的全國質檢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死守食品安全底線”,加強春節期間進口食品安全。如何才能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尤其是進口食品安全底線,浙江局近年來從加大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流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機制探索,在國家質檢總局的頂層設計圖紙上,繪出了浙江特色的實干路徑。
發布警示通報
進口身份并不是進口食品的質量保證書。近年來,進口食品安全事件頻出,從意大利橄欖油勾兌到韓國農心方便面被檢出含有致癌物質苯并芘,一樁樁都觸目驚心。
隨著進口食品消費量的日益增長,浙江局加大檢查力度,2012年共檢驗進口食品4647批、金額6.36億美元,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98批,不合格率同比增幅高達55%。浙江局對安全衛生和品質不合格進口食品實施批批銷毀或退貨處理,對標簽不合格的一一責令整改,切實維護了進口食品質量安全。
浙江局食品安全監管處處長陳景告訴記者,檢出的不合格因素有很多,食品標簽不合格、檢出致病菌、微生物超標、重金屬超標、食品添加劑超標以及進口乳粉蛋白質、乳糖等品質指標和營養成分不合格等都在其列。
“其中,檢出致病菌、微生物超標、重金屬超標等項目可能嚴重損害人體健康!标惥罢f。
以冰鮮類為例,浙江局曾從挪威進口的三文魚中檢出單增李斯特菌。該菌能引起人、畜的敗血癥、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歐美國家每年的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左右,但其死亡率高達20%~30%,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為此,國家質檢總局對這次截獲信息高度重視,在全國系統范圍內發布警示通報。
樹立底線思維
食品安全監管難,進口食品監管更難。鑒于進口食品管理機制尚在逐步健全,浙江局充分樹立“底線思維”,從強化進口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和建立進口食品溯源管理兩方面著手,積極探索,逐步擁有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專業組隊伍、信息員隊伍和企業食品安全員隊伍就是浙江局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的秘密武器!标惥案嬖V記者,這“三支隊伍”組成了浙江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風險信息收集、報告、研判、預警、決策、處置機制,“對我們提升把關服務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有很大的幫助”。
此前,浙江局正是基于風險分析,組織專業組骨干對進口橄欖油進行了前瞻性研究,及時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了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監管制度、強化重點項目監控等方面的具體建議,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的高度重視和采用,對確保全國進口橄欖油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溯源管理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關鍵詞,浙江局早在2011年就研究建立了進口食品溯源管理新機制,凡工商注冊登記地在浙江局轄區的所有進口食品收貨人都要實施備案,嚴格落實進口食品流向記錄責任,并定期接受檢驗檢疫部門的監督檢查。目前,這一溯源管理機制已被總局發文在全國質檢系統實施。
在代理了西班牙多款高檔進口橄欖油的浙江托雷多進出口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該公司的進口食品流向記錄表上,清楚地記錄了所經營進口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坝辛诉@些內容,一旦發現進口的某個批次的橄欖油存在質量隱患,我們就能夠迅速地把這批貨在最短的時間內截住!蓖欣锥喽麻L占海燕說。
強化主體責任
強化食品進口商主體責任落實是浙江局另一個探索的方向。目前,浙江局已建立了進口食品經營企業質量安全承諾制、企業約談制、企業質量安全報告制度和進口高風險食品的國(境)外生產企業質量檢查制四項制度。
走在前面是浙江局對自己的要求。質量安全承諾制在全國質檢系統率先由出口食品企業拓展到進口食品企業;不僅針對性地約談問題企業,同時在約談中進行大宗商品進口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除了實施總局要求開展的乳制品企業質量安全主動報告制度外,還主動開展了進口植物油企業定期主動報告質量安全狀況工作,為下一步確定企業報告內容和形式,進一步健全企業質量安全報告制度打下了基礎。
同時,浙江局積極探索建立進口高風險食品的國(境)外生產企業質量檢查制度。浙江局轄區近年來紅酒進口增長迅猛。為此,浙江局2012年下半年組織了對法國進口葡萄酒生產企業的實地調研,從葡萄酒的生產過程,到政府控制、產區分級、產品檢測、終端銷售、實驗室管理都作了詳細的考察,對今后開展進口葡萄酒檢驗、實施分類管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以大宗、敏感進口食品企業為依托,通過‘走出去’幫助企業了解所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和風險狀況,提前介入把關檢驗,實現產品監管前移,從而保障轄區進口食品安全。這在全國質檢系統范圍內,既是一項制度創新,又是一種有效嘗試。”陳景告訴記者,“加強對進口食品的評估、考核、準入和檢查工作,實現監管前移,從源頭上確保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將是進口食品監管的重要方向。”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