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弄潮繪新圖
——山東煙臺檢驗檢疫局落實“四新”工作綜述
本報通訊員 鄒全意 劉桂榮 孫偉東
2012年,全球經濟持續在低潮中徘徊,國門安全形勢依然承受著高風險壓力……
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十二字方針”汲取著“四新”賦予的“正能量”,在檢驗檢疫基層深深植根……
2012年,剛滿一歲的新一屆山東煙臺檢驗檢疫局黨組,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堅持不懈“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踐行山東檢驗檢疫局黨組“十八字工作機制”,緊緊圍繞“新”字做文章,大力推進法治質檢、科技質檢、和諧質檢建設,描繪了一幅逐浪弄潮的新畫卷。
煙臺檢驗檢疫局局長昃向君(前左二)等領導深入萊陽新冷大食品有限公司調研
新制度
堅持把綜合管理體系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深入推進“成長期”各項工作,先后制修訂作業指導書等體系文件106份(次),完善了“督察發現和處置問題→認真分析和評價問題原因→對差錯責任人實行績效扣分和責任追究→監督責任人采取糾正措施并驗證實施效果→更新制度保證有效措施持續發揮作用→對消除差錯原因的責任人實行績效加分”的“PDCA良性循環”,體系運轉自我完善機制得到加強,體系建設“成長期”的主要特征已基本具備。探索推行逐級逐人考核制度,建立了績效管理網站動態展示處、科、人績效指標和加扣分情況,有效促進了質量管理目標的實施。在山東局2012年度內審中,以無不符合項的優異成績,被表彰為山東檢驗檢疫系統綜合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伴著綜合管理體系的健康“成長”,全局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干部職工依據制度辦事的自覺意識和習慣逐步養成,全局工作駛入“尊法理、講政策、按程序、守規矩”的快車道,執法把關效能明顯提升。2012年,共檢出各類傳染病480例,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名列前茅;檢出攜帶醫學媒介生物和檢疫性害蟲入境船舶1103艘次、不合格集裝箱7450標箱;截獲禁止入境旅客攜帶物1756批次;截獲進境植物疫情1444批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86批次、132種次;檢出不合格食品農產品458批、3.6億美元,退運、銷毀16批;檢出不合格工業品310批、貨值6.9億美元,退運、銷毀24批;其中,進口銅精礦有害元素超標、兒童用飯盒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鐵礦和銅精礦短重、花生黃曲霉毒素超標等不合格信息被國家質檢總局、山東局采用發布警示通報24個、增長100%。
新行動
對出口食品企業實施現場監管
按照上級部署要求,深入開展了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教育治理、進出口食品安全領域“潛規則”排查、出口花生及水產品質量提升、整頓檢驗檢疫秩序等專項行動,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局實際開展了代理報檢單位整治、報檢隨附單據治理等系列專項行動,不斷健全完善“內查外排、內外并舉”工作質量改進機制。共檢查檢驗檢疫單證4387批,整改檢驗檢疫自身各類問題252個;監督企業整改不符合項682個,取消各類企業登記、備案資格84家、限期整改33家,暫停使用備案證明或受理報檢27家。
組織開展了宣傳《質量發展綱要》、出口食品企業實驗室檢測能力比對驗證、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完善進出口質量分析、聯合公安部門嚴打違法出口行為等系列行動。共為轄區企業舉辦各類培訓2300多人次,幫助240家出口食品企業提升了自檢自控能力,在13家企業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并被中央電視臺報道,向市政府報送的7個進出口商品質量分析報告受到市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在與公安部門共同開展的“亮劍”行動中對9起重要違法案件進行了依法處置。
2012年,轄區出口產品合格率99.96%,與上年相比提高了0.01個百分點,出口國外通報數量下降15.6%。
新措施
對進口化學危險品標簽項目進行現場監管審核
2012年,針對外貿進出口下滑的不利形勢,及時出臺實施了新的《煙臺檢驗檢疫局支持煙臺外經貿發展十二條措施》,千方百計為政府排憂、替企業解難,得到市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服務成效被《中國國門時報》頭版頭條作了專門報道。
全力服務保障大項目。圓滿完成了首個在縣級城市舉辦的亞洲沙灘運動會服務保障任務,第三屆亞沙會組委會和海陽市政府專門致信感謝。大力支持煙臺市實施“100家重點企業、300家潛力企業、500家成長型企業”出口培育工程,健全落實“一對一”服務機制。積極爭取山東局對全市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福山艾菲爾新型顯示器項目給予特殊檢驗檢疫政策支持,保證了該項目落地實施。對海陽核電進口設備給予“屬地報檢、口岸放行”和“共同檢驗”政策,檢驗頻次降低20%,為企業節省成本近400萬元。對上海通用東岳汽車實施進口設備駐場檢驗、出口汽車遠程檢驗優惠政策,保證了三期工程順利投產,全力扶持建設全國單一工廠產能最大轎車生產基地,實現出口4.6萬輛、貨值2.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2.5%和83.4%。
幫扶出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加大轄區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扶植力度,全年新增出口食品備案企業10家,累計328家。推薦國外注冊企業9家,累計245家。新頒出口商品質量許可證11家,累計79家。圓滿完成了6次國外迎檢工作。認真落實各項優惠幫扶政策,全年減免各類收費4357萬元,指導企業運用普惠制優惠政策爭取國外減免各類關稅8200多萬美元。
積極促進通關便利化。推行實施了“報檢單據內部流轉”、“出口未抽中批商品快速核放”、產地證“分類管理、網上審批”等新舉措,單批貨物平均出證周期由兩天縮短到兩個小時。改變工業品通關驗放模式,對于電子監管未抽中的產品,改變過去由監管人員簽署意見逐一放行的模式,允許企業在受理報檢繳納檢驗費后直接到放行窗口出具通關單,單據改為后續審核,滿足了企業特殊時期快進快出的要求。與煙臺海關簽署了《加強關檢全面合作備忘錄》,深化了在行政執法、重大活動服務保障、應對突發事件等領域的全面合作,共同促進大通關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
新模式
探索建立“監管之監管”新模式。以機構、職能調整實現“檢管分離”為硬件基礎,以總局“電子督察系統”為軟件基礎,初步建立起了工作質量綜合督察、認證備案有效性抽查、國外通報和出口退運調查、投訴舉報調查、出口敏感備案企業聯合會審制度等多位一體的“監管之監管”新模式,促進了對檢驗檢疫監管工作質量的有效監控和完善提升。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工作質量督察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受到山東局領導和與會代表的充分肯定。
推進實施風險管理新模式。制定了山東檢驗檢疫系統第一部業務風險管理作業指導書,對檢驗檢疫業務過程涉及內部、企業、產品等各個環節的風險控制進行系統、全面的規定,并作為山東局科研課題的子課題在總局立項。建立了進口食品安全風險晴雨表和進出口食品化妝品風險會商制度,實現風險信息共通、共享、共用,風險監測、研判、預警和處置措施協調一致,使全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構建“口岸電子閘口”和“集中查驗”新模式。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兩個平臺”建設的工作部署,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率先開發實施了“煙臺檢驗檢疫局進境電子閘口管理系統”,對包括非法檢貨物在內的煙臺港全部集裝箱裝載進口貨物實現全時布控、查驗和解控,大大提升了檢驗檢疫獨立執法把關有效性。實施了以“分層設崗、全崗值班、隨機派單、雙人上崗、定期輪崗、時效控制、圖片留存、視頻監控、權責統一”為核心的進口貨物集中查驗模式改革,有效解決了以往存在的檢驗檢疫監管職能分散、地點分散、權力倒掛等問題。山東局專門在煙臺召開現場會組織觀摩推廣,煙臺市分管市長帶領各口岸單位到該局調研參觀學習。
2012年3月12日,煙臺局團支部組織志愿者服務隊參加全市植樹造林活動。
新能力
大力實施“人才強檢”戰略。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導向,不斷規范和優化選人用人機制,被中組部確定為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試點單位。組織對21個處、科級領導職位進行競爭上崗,完成了117人次處、科級干部選拔任用,對134名人員進行了交流、輪崗,進一步優化了干部隊伍結構,激發了干部職工積極進取、真抓實干的活力。建立了以“全員技能、領導素質、崗前培訓”為重點,以“培訓計劃分類管理、學時學分任務分解、教育培訓效果審核”3項制度為保障的教育培訓體系,組織各類培訓1391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崗位技能比武競賽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獲得山東檢驗檢疫系統法治知識競賽先進單位稱號。
大力實施“科技興檢”戰略。成功獲得批準籌建再生資源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局國家重點實驗室增加到3個。推動6個區域性中心實驗室通過驗收,成為山東檢驗檢疫系統區域性中心實驗室數量最多、專業領域覆蓋最廣的分支局。保健中心醫學檢測中心實驗室捆綁榮成分中心順利通過評審,成為全省系統首個以捆綁形式通過國家認可的實驗室。與煙臺港集團合作建設西港區實驗室、自動取制樣設備等;爭取山東局和招遠市政府支持,設立了煙臺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招遠分中心,加強對當地特色支柱產業進出口產品的檢測服務。新開發農獸藥殘、微生物、重金屬、毒素等領域新項目343項,檢測能力達到1898項。科研工作獲得豐碩成果,獲得總局立項2項、山東局立項8項;獲得優秀論文二等獎5篇、三等獎5篇。
煙臺檢驗檢疫局與煙臺港集團合作建設實驗室,強化技術能力保障。
新基礎
加強設施和機構建設。局新大樓建設項目獲總局和財政部正式批復同意,并爭取到市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成立了基建辦加快工程推進速度,目前已經完成了大樓方案設計招標工作。萊陽辦事處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完成了內部科室設置、職能配置報批工作,辦公和宿舍樓裝修工程即將竣工。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工作獲得總局考核驗收組高度評價,煙臺海港、空港成為全國首批通過考核的口岸。完成了窗口標準化建設工程,提升了硬件建設和服務質量的標準化、規范化、人性化水平,受到山東局窗口標準化建設考核驗收組的好評,其中機場辦事處窗口被列為全國窗口標準化示范窗口。
加強其他基礎工作。狠抓預算管理,理順審批權限,加大對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大大提高了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采購管理,共實施政府采購36項,節約資金69萬元,節支16.5%。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分支局率先完成網站全面改版工作,被山東局考核為優秀網站;加強政務信息和宣傳工作,被總局表彰為全國質檢系統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在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門時報》等媒體發表的新聞稿件數量創歷年之最;加強保密、網絡信息、生產、應急等安全管理,為事業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環境。
新形象
全面推行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全局77個崗位、145項職權納入廉政風險防控管理,確定廉政風險點總計438個,針對每個廉政風險點制定了防控措施,并狠抓督導檢查確保落實到位,基本建起了覆蓋全局各單位、各部門及權力運行各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管理網絡。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首批獲得廉政文化達標單位,在全市廉政文化演講比賽中獲得二等獎。深入開展“三查五創兩監督”、“改進機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公開承諾、“恪守從政道德,保持黨的純潔性”、征求社會廉政監督員意見和建議、聯合技術監督局檢查暗訪、參加“陽光政務熱線”和煙臺市“網上民聲”欄目等活動,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在煙臺市紀委組織的行風建設問卷調查中獲得滿意度為100%。
加強機關黨建和文化建設。始終把黨組建設擺在首要位置來抓,積極倡導并帶頭落實“堅守使命、敢于擔當、團結互信、深入實際、勤政廉政”的工作信條,堅持民主集中制,發揮了黨組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迅速在全局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在山東檢驗檢疫系統學習十八大精神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扎實開展了“雙管雙責”、“承諾、踐諾、評諾”、“向雷鋒同志學習”、“道德講堂”等系列機關黨建和文化建設活動,著力構建創先爭優長效機制,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在煙臺市直機關第十三屆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作為山東檢驗檢疫系統首批“全國文明單位”,全面落實《全國文明單位測評體系》要求,被煙臺市文明辦列為迎接中央文明辦檢查單位。
潮起潮落,浪花飛歌。新年的曙光照亮了新的征程,煙臺檢驗檢疫人將乘著十八大的東風,擔負起新的使命,繼續追逐時代浪潮的新高峰……《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