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政策支持 又有資金扶持
陜西職稱評定等向標準化人才傾斜
本報訊 (記者王 梅)陜西省質監局、人社廳、教育廳共同推進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從2013年開始,陜西從事標準化科研的技術人員將享受科研立項及評審、職稱評定等待遇,這也是陜西為加快標準化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出臺的重要舉措。
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產業加快升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對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方面,是個空白點,沒有形成規范統一的政策支持方案。為此,陜西省質監局、人社廳、教育廳聯合出臺《加強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其中對完善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培養的政策支持;對從事標準化科研活動的政策支持、轉化運用科研成果的資金扶持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在政策支持方面,要求質監部門加大標準化科研立項方面政策扶持。對能夠促進重點產業、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項目,在陜西省標準化科研立項評審中,給予5~10分的額外加分,并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級標準化科研項目。對有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支撐的地方標準申報項目,要在地方標準立項評審中,優先入選。
教育部門要在科研項目立項評審中要給予額外加分。其中,對可形成國際標準的項目,要給予7~10分的額外加分;對可形成國家標準的項目,要給予5~7分的額外加分;對可形成行業或地方標準的項目,要給予3~5分的額外加分。
人社和教育部門要在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注冊、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規定對主持或作為前三起草人制定的國際、國家標準項目,視為依本人工作角色完成國家級政府部門下達的縱向科研課題1項;對主持或作為前三起草人制定的行業和地方標準項目,視為依本人工作角色完成地廳級政府部門下達的縱向科研課題1項。同時,在陜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遴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評選中對在本專業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要優先推薦。
在資金支持方面,規定對全省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教師或科研人員主持成立駐陜國際、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包括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的,給予秘書處承擔單位10~3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主持或參與制定的標準項目,標準發布實施后,根據標準對促進全省重點產業、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貢獻程度進行評審,依據評審結果給予經費不等的補助。還要求教育部門對能夠轉化成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已立項高校科研項目,要給予重點資金扶持,
與此同時,陜西積極探索創新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培養模式,在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重點技工學校和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中開設標準化基礎知識普及課程,培養通用型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學校與企業、學校與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探索建立“標準化專業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大學生標準化實踐基地”,培養大學生標準化意識,逐步建立完善全省通用型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