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同心 共克時艱
——浙江舟山檢驗檢疫局力促服裝產品出口增長
本報記者 張 博 通訊員 劉四海
蛇年春節到來,歡樂祥和的氣氛漸濃。在浙江舟山,這種喜氣不僅僅是因為迎接春節,其中還有服裝產品出口實現逆市增長帶來的喜悅。
2012年,受國際需求萎縮、國內用工成本上升、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服裝生產出口企業發展舉步維艱。浙江舟山檢驗檢疫局圍繞“十二字方針”多措并舉,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要想更好地服務企業、促進發展,就必須轉變工作作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去聽呼聲、找問題、想辦法、破瓶頸。從2012年4月起,舟山局深入開展了“進千企解難題”活動。該局領導率科室負責人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調研企業生產經營態勢,詳細了解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能馬上解決的當場予以解決;需要協調解決的,主動做好協調工作;對難以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并跟蹤落實。
近年來,質檢系統實施風險分析、風險管理,強調對質量安全風險防范在前。為做到重大安全隱患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避免發生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問題,舟山局從產品檢驗、企業質量管理和檢驗監管工作3個環節入手,對轄區出口服裝生產企業開展全面排查整治,做到排查整治不留死角。排查中,該局共發現原輔材料質量把關能力不足、斷針管理不規范、人員培訓不到位、企業合同評審能力不足等10個質量安全隱患。舟山局對這些問題隱患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果斷采取了整改處置措施。
目前,出口生產和對外貿易過程發生了較大變化,把關和服務的職責要求檢驗檢疫部門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加快通關放行速度。采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舟山局不斷督促企業負責人提高質量意識。同時,實施分類管理,幫助企業減輕負擔、提高通關效率。在該局積極倡導下,轄區企業主動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實現分類管理類別提升,享受到了更便捷、更優惠的監管政策。此外,該局將出口貨物電子監管快速核放與分類管理深度融合,并將理化檢測由生產結束后提前到生產環節中進行,放行速度明顯加快。
舟山局不斷加大培訓力度,著力幫助企業提高質量控制能力。一方面,舉辦質檢員培訓班,通過對檢驗檢疫法律法規、日常工作差錯、產品檢驗要求等進行講解,對違法案例、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國外通報案例等進行分析,培養高水平的質檢員隊伍,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另一方面,在日常檢驗和監督檢查中,對企業從原輔材料到產品出廠檢驗進行全程監管,幫助和引導企業建立適宜的質量管理體系,督促企業增強運行質量管理體系自覺性,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持續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來,我國輸歐盟、美國服裝多次遭遇通報,尤其是童裝因為安全技術上的原因,特別是設計上的缺陷頻遭通報。
舟山局轄區服裝企業規模都比較小,人員素質較低,雖經多次培訓仍不能完全掌握歐美技術法規要求,同時企業無能力對原輔材料AZO、甲醛等項目進行檢測。為此,舟山局一方面實施童裝自愿預檢驗制度,即企業在進行大貨生產前,可申請檢驗檢疫部門對樣衣、設計圖樣是否符合進口國的要求實施預檢驗確認,降低產品設計風險,避免因設計上的缺陷導致企業大批量的返工整理;另一方面,針對美國和歐盟紡織品通報新動向,在對服裝主料進行抽樣檢測的同時,加大對包括縫紉線、滾邊及拼色面料、裝飾花等抽查檢測力度,確保出口服裝符合輸入國要求。據統計,舟山去年法檢服裝出口批次、數量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19.9%、27.1%和20.4%。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