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韋萬春 通訊員 張軍喜
春節,當人們都在享受著家庭團圓的歡樂,享受著美味的佳肴時,廣西憑祥檢驗檢疫局韋啟球、江其杏兩位工作人員卻在遠離單位近100公里的進口種豬隔離場與970多頭原種杜洛克豬為“伴”,度過了他們七天的假期。
1月26日凌晨1時,978頭來自美國的原種杜洛克豬,“漂洋過海”來到了“第二故鄉”廣西,進行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這是廣西口岸今年首次引進的第一批美國種豬,其設在扶綏縣郊的進口種豬隔離場由憑祥局負責監管。
種豬進境剛剛半個月,就是新春佳節了。由于該批入境種豬數量較大,攜帶疫病的風險高,且憑祥局從未開展過進口種豬業務,憑祥局高度重視,分管局領導組織工作人員多次討論,明確分工,制定好工作方案。今年1月10日,該局組織10名業務人員到貴港局交流進口種豬隔離檢疫工作,學習貴港局去年從美國進口種豬隔離場準備工作、接機準備和種豬裝卸監管工作、隔離檢驗檢疫工作、檢疫采樣及實驗室檢測情況等。1月16日,憑祥局組織業務骨干對進口種豬隔離檢疫駐場監管人員開展培訓,嚴格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廣西局有關進口種豬的監管規定,做好工作部署,開展培訓,認真做好檢疫消毒處理。
國家對引進種豬這樣的活體動物的檢疫有嚴格的要求,對隔離場的條件可以說十分苛刻。為確保春節期間檢疫工作順利開展,憑祥局安排韋啟球、江其杏兩位經驗豐富的動檢專業人員負責在隔離場工作。
隔離場內,繁忙的工作接踵而來,條件艱苦,加上豬尿、糞的味道難聞,一天下來身體又酸又累。面對困難,他們不是退縮逃避,而是迎難而上。他們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巡護,他們對這批特殊“客人”的照顧可謂是全方位、盡心盡力。每天巡欄要做的工作就是觀察豬群有無異常,若發現問題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檢查、排查……
春節長假期間,正值南方低溫天氣,凜冽的寒風夾著細雨,吹打在他們的臉上,盡管裹著大棉襖,但風還是狠命地往里鉆,冷得直跺腳,鼻子紅了、耳朵麻了。天氣盡管冷,但他們的心是一片溫暖,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光榮的,是為了確保隔離檢疫質量,為了確保國內農業生產的質量和安全。
2月16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他們又投入了新的戰斗。《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