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世界之窗
——遼寧檢驗檢疫局服務二○一三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側記
本報記者 西 安 通訊員 楊 光 劉 洋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遼寧錦州龍棲灣一派生機盎然景象。
2月19日,遼寧檢驗檢疫局與錦州市政府簽署“全力服務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合作協議”。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有效監管下,世界各國的花卉苗木將陸續來到這里,參加一場精彩紛呈的世界園林饕餮盛宴。
“把‘十二字方針’落到實處,服務好港口經濟、展會經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遼寧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崔茂森在當日簽字儀式上說。
打造“新名片”
2012年10月,在錦州龍棲灣新區世園會址周圍,一輛輛大型運輸石料的裝卸車往來穿梭,現場一派繁忙,兩塊醒目的廣告宣傳牌已迎風直立。檢驗檢疫部門的臨時機構就在這里,每天,工作人員都要與建筑工人一起投身園區建設。
“這次與錦州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目的就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動世園會如期成功舉辦”,遼寧局動植處處長袁文澤介紹說,“兩年來,遼寧錦州檢驗檢疫局的全體干部職工與建設者們將世園會建設視為新的‘遼沈戰役’,在不怕吃苦、攻堅克難的精神指引下,由‘紙面’落到‘地面’,使世園會從這里的鹽堿灘涂上拔地而起”。
“主動工作、真情服務,推動實施沿海突破戰略、實現進出口突破性增長是我們服務對外開放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宗旨。出臺積極政策,全力支持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使世園會成為遼寧崛起的一張‘新名片’,以此作為支持遼西沿海經濟區建設新的‘世界之窗’。”崔茂森曾在龍棲灣調研時如是說。
如今的世園會園區,各式精巧展園已經亭亭玉立,特別是一座占地面積3200多平方米的水滴花園,如一滴落入水中的水滴,水滴的漣漪形成園中起伏的地形,蕨類植物園、蔬菜園、果園、沙地和兒童活動場都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形成豐富的花園景觀游樂場,置身其中,令人恍如進入世外桃源。
開通“綠通道”
為助力世園會,遼寧局在園區設立檢驗檢疫專用窗口,實行全天候工作制,對進境的展品及相關物資開辟“綠色通道”,集中全系統檢測資源,合理調配檢驗檢疫人員,提供隔離種植圃的有力技術支撐和人力資源保障。
實行對參展物品“一站式”和“點對點”服務,在全國各口岸,除危害極大的進境動植物在口岸辦理必要的檢疫手續外,其他只要加貼“CIQ中國錦州2013世界園藝博覽會檢驗檢疫專用標識”的進境物品,都直接放行到世園會現場或指定地點實施檢驗檢疫。
實施綠色通道風險監控,嚴防檢疫危險性有害生物傳入和病蟲害擴散。建立世園會有害生物監控報告和應急措施制度,制訂引進植物隔離種植圃周圍有害生物監測與調查計劃,設置有害生物監控點,專人負責并定期上報,實現隔離、檢查、監測多管齊下,做到有效防護,查漏堵疏,防疫于未然。
“一條綠色通道,體現出遼寧局黨組實施園區工程的服務理念。就是在保安全的情況下,確保出入有序、通關順暢。”該局通關處處長王繼敏說。據了解,針對世園會的每株苗木,遼寧局都將逐批、逐棵建立個體植物種植檔案,每次監管之后都及時更新信息,確保通關順暢、監管到位。
助力“加速度”
為支持世園會在錦州市圓滿舉辦,建設之初,遼寧局黨組指示錦州局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對世園會檢驗檢疫工作統一指揮、協調辦理。與世園會工作指揮部、參展商互通信息,協調檢驗檢疫工作。同時,開通世園會展品專用申報窗口,對世園會進境的貨物實行優先咨詢、優先報檢、優先電子審核、優先檢驗檢疫、優先出證放行服務。
為確保世園會進境動植物和食品安全,除建立嚴密的有害生物疫情監測和防治體系外,實行全天候工作制度,實行24小時電話報檢制度,公開檢驗檢疫人員電話,方便報檢,確保通關順暢。
“世界園林博覽會的舉辦對拉動錦州尤其是沿海經濟的發展,對提升錦州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競爭力、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有著重大戰略意義,將成為遼寧省實施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和助推劑。檢驗檢疫部門檢疫把關讓我們心底有數,通關提速工程無疑更為世園會建設增添了‘加速度’。”錦州市市長劉鳳海由衷地說。
100天之后的初夏時分,世園會將在這里拉開序幕,世界的目光將再一次聚焦錦州——藍天麗日,鷗歌海韻,妖嬈迷人,世界園林博覽盛會將上演新的精彩大戲。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