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疲倦的身影
——廣東檢驗檢疫局確保供港澳食品農產品質量紀實
本報記者 陳 滟
逢年過節總是廣東檢驗檢疫人最忙的時候,蛇年春節更不例外。
除夕前一天,在惠州勇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供港澳蔬菜種植場,正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將一顆顆油綠的蔬菜碼齊放入塑料筐中。一連幾日,“勇記”輸往香港的蔬菜從平時的每天20至30噸增加到近40噸,頗受港澳市民歡迎的“年菜”如生菜、芹菜、甘筍、蒜頭、芫荽等更是需求激增。廣東惠州檢驗檢疫局植物檢疫科科長溫少優和同事正在現場監管,他介紹說:“春節期間供港澳蔬菜量大增,從1月底開始,我們要天天到企業加強巡查,隨時處理突發情況。”
春節前兩周,廣東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就已經進入加班狀態,為了保證春節期間港澳地區食品農產品的正常供應,大伙都已習慣在工作崗位上過年了。
情重如山的承諾
據統計,2月1日至17日,經廣東局檢驗檢疫的供港澳食品農產品共7355批、貨值9575.8萬美元,約占內地供港澳總量的70%。其中,生鮮食品方面,蔬菜為23870噸,冰鮮冷凍禽肉為4189噸、豬肉為599噸、水產品為2138噸,鮮奶為510噸,蛋品為200噸;鮮活農產品方面,活豬為3.88萬頭,活雞為18.49萬只,活鴿為3.06萬只,塘魚等水生動物為2910.3噸;還有飲料、餅干、調味品等幾十種深加工食品共計14379噸、貨值2955.52萬美元。
繁雜的供應品種與龐大的供應數量背后,是辛勤的努力與無私付出。
廣東局高度重視并積極部署春節供港澳農產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節前,該局局長李延輝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強調務必“把好關、站好崗”,做到供港澳鮮活商品“質量”、“數量”雙保障;該局分管局領導親自指揮,擔任春節期間保障供港澳食品農產品安全帶班領導。廣東局隨后全面啟動供港澳食品農產品零報告制度,建立專人專報、專人值班機制,各部門、各分支局領導時刻保持聯系,所有相關人員手機24小時開機,除了確保一線監管人員節假日堅守崗位外,其他相關監管人員也能隨時隨地聯絡、全天候待命。
針對禽流感疫苗更換初期供港活禽抗體檢測存在的問題,廣東局于節前主動邀約香港食衛局、食環署、漁護署來粵進行專題研討,在供港活禽抗體檢測、動物衛生證書評語標注以及健全信息溝通機制等方面達成多項共識,保持了節日期間內外溝通順暢,維護了多方配合協作,形成合力保障安全的局面。
一絲不茍的精神
臨近年關,廣東局各有關單位部門全力以赴、各司其職,所有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在各分支局開展自查、巡查的基礎上,廣東局又組織督察組深入20多個供港澳蔬菜、禽肉、水產品、鮮奶和深加工食品主要產地,進行督查和指導,結合“兩個專項行動”,對重點產品、重點地區和關鍵環節的風險隱患進行了全面排查。針對農獸藥的使用,在節前專門對轄區內所有的種植和養殖基地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查,重點檢查農獸藥的登記號是否與農業部網上公布的一致、是否能提供供應商資質證明、是否合理保管和使用等。
整個春節期間,廣東檢驗檢疫人沒有一絲松懈。他們進一步加強了對注冊/備案養殖場的疫情監測和調查,對供港澳活動物的臨床檢查,對食品農產品的現場查驗,對供港澳蔬菜、禽肉、鮮奶、水產品等食品的檢測監控,加大了抽樣檢測頻率和增加抽樣檢測項目。在各分支局批批檢測禽流感抗體的同時,廣東局技術中心實驗室共檢測1800多份禽流感病毒PCR咽肛拭子、3000多份禽流感HI抗體,均未發現異常。抽取蔬菜樣品500多個開展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的檢測,檢測結果合格率達99.9%以上。
無怨無悔的堅守
大年除夕,檢驗檢疫人員在工作中迎來了蛇年。
為了把好最后一關,廣東局不少同志將春節團聚的期望藏在了心底。有的放棄了回家探親的機會,送走家人后,自己又退票留了下來;有的一連幾個晚上在監裝現場干到凌晨三四點鐘,卻沒有一句怨言;有的檢測人員每天挑燈夜戰,按時、準確地完成了每一份樣品的檢測工作。盡管平時工作就已經做得很到位,對供港澳產品質量已有十分把握,但每出一車雞、一船魚,他們仍堅持嚴格按照程序把好每個環節,往往等到最后一輛運輸車、船監裝完畢,已是曙光初現。
在供港澳雞場、魚場、豬場、菜場,在實驗室、碼頭、車場……處處都有檢驗檢疫人檢查、監管、抽樣、檢測、查驗的不知疲倦的身影。偶爾,當他們抬頭望望萬家燈火之時,臉上露出的是無怨無悔的笑容。《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