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質監部門對學生校服質量進行專項抽查,令人意外和震驚的是,在22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更是含有致癌風險。“毒校服”事件立刻引起各方輿論關注。
經核查,被質監部門抽取的“毒校服”來源為上海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抽樣的兩套演出服被檢出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有毒演出服均被扣押未出售。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檢驗檢疫部門有關專家介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物質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人們常說的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按分子中含偶氮數目可分為單偶氮、雙偶氮、三偶氮和多偶氮染料。染料分子結構中,凡是含有偶氮基的統稱為偶氮染料,其中偶氮基常與一個芳香環系統相連構成一個共軛體系而作為染料的發色體。
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種最多的一類,有很多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陽離子染料都是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具有很廣的色譜范圍,包括紅、橙、黃、藍、紫、黑等,色種齊全,色光良好,并有一定的牢度。因此廣泛應用于多種天然和合成纖維的染色和印花中,也用于油漆、塑料和橡膠等著色。
對于紡織品安全方面的指標,可分解芳香胺的毒性和致癌性遠強于甲醛。因為甲醛有刺激性氣味、易分辨,而且易溶于水,消費者買回紡織品后,一般用水洗一下就可去除大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制成衣服后,不但不溶于水,而且無色無味,從紡織品外觀上無法分辨,只有通過技術檢驗才能發現,而且無法消除,這種染料在與人的皮膚接觸后,可引發多種惡性疾病。
偶氮染料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還原出具有致癌性的20多種芳香胺類,這種染料在與人體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然后與人體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釋放的物質混合起來,發生還原反應。在特殊條件下分解產生20多種致癌芳香胺,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經過活化作用而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引起病變和誘發惡性腫瘤物質,導致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盂癌等惡性疾病。除了傷害人體健康之外,在生產“禁用偶氮染料”的過程中還會大量排污,由此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對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服裝生產企業,要加強原輔料采購質量的管控,特別是對供應商提供的原輔料進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驗證,以保證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