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溫嶺市質監局將保障質量安全作為質監工作的底線,著力保障三個安全,全年共培訓從業人員3300多人次,全市未發生一起負有監管責任的食品、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和影響重大的區域性質量問題。
一是保障食品安全。制定并落實食品及相關產品年度巡查和抽查計劃,累計巡查企業491家次,實施各級監督抽查460批次,合格率96%,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8份,對11家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實施立案查處,共約談企業及小作坊247家,并100%簽訂《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督促企業健全內部質量管理制度,指導151家企業開展"四查",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重新登記,督促22家規模企業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切實提高企業質量安全控制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強化市場準入,初審新申證企業21家、到期換證企業31家、注銷17家,并對年審86家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確保取證企業持續保持市場準入的必備生產條件。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研判,對151家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風險等級進行評價,建立誠信檔案。深化綜合治理,先后開展了豆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回頭看"活動、生產環節隱患排查和治理整頓專項工作和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動以及使用明膠、豬肉、油、淀粉為原輔料食品生產企業的專項摸底排查工作,進一步開展風險排查、隱患治理和問題整改,加大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力度,從生產加工源頭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堅持和完善以"三員四圖"、"三進四定"的分片定責制,通過定人、定責、定區域、定企業,初步建立區域內食品企業分布圖、行業分布圖、監管責任圖和質量安全警示"四圖"。
二是保障特種設備安全。協助市政府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聯席會議、工作聯絡員等七項制度。加強橫向協作,與教育部門重點對學校鍋爐、電梯進行安全檢查,與衛生部門聯合對醫院特種設備進行檢查,與旅游部門開展星級賓館的電梯、鍋爐安全檢查,與各鎮(街道)聯合檢查124次,檢查企業225家,并向各鎮(街道)、有關部門通報4批不合格設備和"兩超"設備,涉及隱患設備3487臺次。重新確定41家重點監控單位,召開動員會,與各重點監控單位簽訂年度安全責任書。開展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機制建設,制定《溫嶺市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落實考核評定(安全分類管理)暫行辦法》,劃分為ABCD四類,實行分類監管。針對路橋、溫嶺、玉環、樂清等四地液化石油氣充裝存在的問題,多次召開四地質監、建設(市政)會議,切實維護四地瓶裝液化石油氣生產經營秩序。加強現場安全監督檢查。今年以來,共出動近2000人次,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553家,發出指令書210份,立案查處25件。針對住宅小區電梯拖欠檢驗費和"帶病運行"等的問題,與建設規劃部門、太平街道辦事處聯合解決太宇大廈電梯長期不合格和九龍物業長期拖欠檢驗費的問題。結合溫嶺實際,先后開展簡易升降機、船舶修造行業、大型游樂設施、工程建設領域預防起重機械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大燃氣安全監管,在對全市12家充裝站及4家檢驗站多次檢查的基礎上,會同建設規劃、行政執法、交通運輸等6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查獲問題鋼瓶300余只,違規運輸車2輛,對73017只氣瓶辦理使用登記。
三是保障兩證產品質量安全。積極配合上級單位開展質量評價和風險監控工作,落實監督抽查經費30萬元。嚴格執行監督抽查不合格后處理規定,加大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的后處理力度,全年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共94家,目前已落實處理措施且復檢合格的40家,仍在整改期限內的50家,另有4家停產,后處理100%到位,且均按照一企一檔制作案卷。加強證后監管,通過日常巡查并結合年審、監督抽查、專項抽查,督促獲證企業加強內部質量管理,累計對512家獲證企業進行監督檢查。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512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作出質量安全誠信承諾。加大絮用纖維制品、再加工纖維監督執法力度,建立生產企業檔案。加強強制性認證行政監管,建立完善3c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重點對60家省級定檢不合格、注銷、撤銷的強制性認證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巡查。強化自愿性認證監督檢查,對11家企業開展管理體系有效性監督檢查,并完成8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銷售和生產企業檢查。
(溫嶺市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