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住安全的“命脈”
——山西省質監局頻出新招全力確保“兩大安全”
■文/安黎霞
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去年以來,山西省質監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安全工作的要求,創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成效,實現了由孤軍奮戰到依靠人民群眾監管的轉變,由一般行政監管到依靠技術、精細化監管轉變,由經驗監管到網格化、監管生產使用單位轉變,由按部就班監管到特殊時期特殊監管的方式轉變,讓社會力量得到充分調動,讓監管措施更加具體,讓各方責任更加明確,讓各級監管更加有力,促進了“兩大安全”形勢的好轉。
由孤軍奮戰到團體作戰
山西目前有食品領證企業2300多家,食品小作坊近萬家;特種設備128866臺套,食品監管人員342人,特種設備監管人員549人。如何讓每個企業、每一臺設備都能有效監管,山西省質監局局長常高才提出:“全系統要按照動員系統力量,依靠政府力量,協調部門力量,發揮群眾力量監管的工作思路,實現孤軍奮戰到依靠政府,依靠人民群眾監管的轉變。”
根據這一要求,全省各級質監部門成立了安委會,由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各市局特設科(處)人員配置4人以上;各市局稽查分局要有一個科主要從事安全執法,各縣(市、區)局增設安全股,從事特種設備、食品安全的專職監管人員不少于本單位總人數的2/3。其次,按照監管職能,連續2年以省政府名義召開各市分管副市長和相關廳局負責人參加的全省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會議,并由分管副省長與各市和各相關廳局簽訂《特種設備安全責任狀》。
另外,今年還致函省直29個部門,要求其落實“一崗雙責”的責任,共同開展百日安全大檢查。另外,出臺了《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規定全省群眾舉報16種質量違法行為的給予最高10萬元的獎勵,其中有7種屬于食品安全范疇。全省特種設備、食品安全監察網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公布舉報電話,開通短信平臺,今年以來,就向監管人員和重點企業發送“兩個安全”短信53000多條,各市、縣局在當地主要媒體上滾動宣傳兩大安全知識,公布獎勵辦法,把安全監管置身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由一般監管到精細監管
去年以來,山西省質監局出臺了《關于強監管保安全的工作意見》、《山西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試行)》、《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山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方案》、《特種設備安全責任追究辦法》、《嚴格鍋爐使用管理規定告知書》和《鍋爐使用管理“十嚴禁”、“十必須”》等一系列具體可操作的監管措施和文件。
不僅如此,針對特種設備不同的行業分類,還先后出臺了不同的制度細化標準化活動;針對部分特種設備隱蔽,游離在監管之外,每年組織特種設備、食品大摸排行動;針對“土”特種設備采取當地政府補貼一部分,使用者承擔一部分的方法,實施淘汰置換,從根源上解決了安全隱患;針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素質低,投入2000多萬元建立了特種設備考試中心,制定了考試軟件,實現了“理論機考化、實踐模擬化、檔案管理信息化”的三化培訓;針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平衡的問題,在全省開展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標準化和管理達標示范活動;針對監管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壓縮會議經費、壓縮接待經費、保證培訓經費,投入300余萬元,對從事特種設備和食品生產“兩個安全”的監管人員,分批次進行了全員培訓。
由經驗監管到網格化監管
山西質監通過網格化監管,推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問責機制等舉措,扣住兩大安全監管的“命脈”,促進了各方責任的落實。
近年來,全省各地結合實際,大力推進兩大安全“網格化”監管,全系統建立了由質監執法人員,還有各鄉鎮的安全監管員、各行政村的安全監管信息員組成的監管網絡,形成了安全監管的追溯機制,無論哪個企業、哪臺設備出現了問題都能找到相應的監管人員。各地還積極推動質監網格化與政府網格化相融合,在婁煩,政府同時對鄉鎮包括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的10多項安全內容進行考核;在陽曲,政府對安全工作與其他工作一同安排部署;在晉中,在當地紀檢部門的統一協調和領導下,研發出食品安全責任監督網格化信息系統,對監管部門和責任人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管理……
其次,全省質監系統把督促并幫助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作為中心工作來抓。今年10月以來,省局要求市、縣兩級局對轄區內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法人和安全負責人全面開展集中約談,并對設備隱患較多、曾有違法行為的企業法人和安全負責人實施個別約談,還專門制定下發了約談要點和記錄格式,要求講清楚講到位,約談方式讓企業負責人對安全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不僅如此,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全系統定期召開省、市、縣安全例會;編制統一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承諾書》,并在顯著位置或當地媒體進行公示,全面接受監督;要求全省鍋爐使用單位必須配備至少2名持證司爐人員,以解決無證人員臨時頂替操作問題……在食品監管方面,向全省食品生產企業發出了《依法合規生產保障食品安全》的公開信;開展了全省百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保障食品安全承諾倡議活動;出臺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規定》;召開了全省縣級質檢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落實主體責任經驗交流會;開展了“質監邀您看企業、食品安全大家行”等活動。
從按部就班到特殊對待
五一、國慶、中秋節等節假日期間,是食品銷售和特種設備使用的高發期,安全監管責任也更加重大,山西省質監局針對這一實際,提出了實現從按部就班監管到特殊時期特殊監管的方式轉變,讓各級監管更加有力。
在今年中秋、國慶兩節期間,山西質監通過執法人員堅守工作一線,市級領導督查監管,省局領導抽查督導的舉措,對客運索道逐條監管,對大型游樂設施設站監管,對公用電梯劃片監管,維保單位現場值守,24小時檢測食品輿情,全面加強了重要場所和重點部位的監管。
今年10月下旬,在十八大即將召開的這個特殊時期,為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山西省局除堅持節日期間特殊舉措外,還實行了省局領導包片,市局領導包縣,縣級領導包點的工作措施,強化安全監管,確保萬無一失。
在省局的號召、督導和要求下,10月以來,全省系統兩大安全執法人員犧牲了節假日,犧牲了休息日,2500余人堅守在執法一線,對全省的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開展了執法檢查,用超常規的時間,超常規的做法,超常規的毅力為兩大安全監管護航,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護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護航。
常高才強調:“安全監管不僅要從人力上調動,從措施上具體,從責任上落實,從力度上加強,要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兩大安全問題,還必須加強技術機構檢驗的力量,為此,我們正在籌建占地100畝的檢測園區,第一期將于2015年竣工,只有讓更多的科技和數據為安全保駕護航,安全監管才更科學,更有力,更有效!”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