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出口企業備案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檢驗監管針對性有效性》、《知識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出口打火機、點火槍風險分析及檢驗監管思考》……慈溪檢驗檢疫局2012年有12項局級課題通過鑒定,并且多個重大課題立足于解決檢驗檢疫、監管和檢測中的實際問題,為檢驗監管模式帶來深層次的改革。
《深化出口企業備案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檢驗監管針對性有效性》是慈溪局自立項課題,也是對破解出口機電產品檢驗監管困局的先行嘗試。慈溪局是名副其實的業務量產地大局,2011年共檢驗檢疫轄區內1500多家企業的14多萬批的出口報檢,特別是慈溪最大的出口機電產品,更是有超過12萬批的檢驗監管任務,如何有效地對出口企業和報檢產品實施監管,一直是困擾慈溪局的一大難題。為此,慈溪局立項《深化出口企業備案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檢驗監管針對性有效性》課題,將出口企業備案信息管理系統與檢驗檢疫業務緊密結合,歷經多次試運行,終于以一種科學的監管手段實現了轄區出口產品“管得牢、放得快。”
目前,慈溪檢驗檢疫局全備案已覆蓋轄區997家企業,其中600余家為出口家電企業,通過備案產品36838余條。特別是在全備案信息管理系統基礎上拓展延伸的“機電產品風險技術預警+布控智能系統”新功能,正在家電出口企業占大頭的慈溪凸顯強大的優勢。統計數據顯示,實施該系統后,流轉到監管部門的機電產品日均報檢批從未實施該系統時的400多批次下降為目前的17批次,95%以上的單張就“直通關”了,使得慈溪局在日均500個機電產品報檢批的工作量下推行全備案審單成為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又為企業贏得了時間和壓縮了庫存空間,降低了成本。
(鄭 賀)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