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丹 鄭 利
人造皮膚的化妝品經皮吸收評價模型,不僅推動了毒理學動物實驗替代方法在我國化妝品領域中的應用,而且還有效適應了化妝品檢測領域日益緊迫的檢驗檢疫要求,這種模型在化妝品功能性的評價以及人體安全性評價方面成為研究熱點——
由江蘇檢驗檢驗局組織的鑒定委員會近期在南京對蘇州檢驗檢疫局承擔的科研項目“化妝品經皮吸收及透皮效果評價的研究”進行了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匯報,審閱了鑒定材料,并進行了質詢,經評議后一致認為,該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研究項目因其快速評價、高靈敏度、高可靠性、可操作性強等優點,已成功申請了專利,成為化妝品功效評價的創新方法。目前,化妝品經皮吸收及透皮效果評價模型已成功改變化妝品功效評價的傳統模式,得到國內外幾家知名化妝品企業的認可,并在其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使用,效果良好。
人體進行化妝品實驗
動物福利要求新評價
人類使用的化妝品都要先經過動物試驗以便測定化妝品的副作用,動物權益保護組織稱,在歐盟范圍內,每年都有38000只各類動物死于新的化妝品試驗中。善待動物就是善待人類,歐洲議會于2005年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到2009年之前,在歐盟范圍內禁止大多數在動物身上做的化妝品實驗,并禁止出售任何經過動物實驗的化妝品產品。
在反對動物實驗的浪潮中,如何盡快建立化妝品功效評價替代技術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作為世界上一個最重要的化妝品出口國,受歐盟此項舉措影響的可能性很大,中國的化妝品企業應盡快重視這個問題,找到替代實驗的方法。人造皮膚的化妝品經皮吸收評價模型,不僅推動了毒理學動物實驗替代方法在我國化妝品領域中的應用,而且還緩解了化妝品緊迫的檢驗檢疫要求,在化妝品功能性的評價以及人體安全性評價方面已成為研究熱點。
科研人員進行化妝品保濕實驗
經皮吸收為監控關鍵
如何判斷皮膚吸收程度已成為當今化妝品配方開發的一個瓶頸。當前,大多數公司采用貼斑等人體實驗,不僅效果緩慢,而且易受到多種因素干擾,極有可能直接影響到結果的準確度。
目前,與國內化妝品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消費者不斷增長的化妝品安全需求不相適應的是,我國的化妝品質量檢測手段和安全性評價體系不夠完善,檢測水平落后,特別是功效化妝品的質量安全上對應的保障相關技術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近年來功能性化妝品層出不窮,化妝品傳統的配方技術越來越受到新技術的挑戰,功效成分、活性成分等是否能夠進入皮膚起到效果,還是經皮膚吸收而進入體循環不得而知,化妝品的功效性與安全性受到質疑。所以針對化妝品成分的經皮吸收及體內代謝成為當下化妝品檢測及監控的關鍵性工作。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傳統檢測技術及知識的限制,化妝品在人造皮膚上經皮吸收及體內代謝仍然是一片空白,所以建立一套準確而又高效評價體系及評價模型具有重大的意義。
人造皮膚
新模型建立效果顯著
蘇州檢驗檢疫局擁有的化妝品檢測實驗室是國家質檢總局重點實驗室,承擔著江蘇檢驗檢疫系統進出口化妝品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和功效評價的任務,有較強的檢測項目開發能力,建立了高度靈敏、快速的經皮吸收及透皮效果的評價體系,并進行模型的方法學評價,達到快速、準確、科學顯示評價結果的效果。采取的技術路線如下:人造皮膚的制備—人造(真實)皮膚透皮性評價—化妝品評價模型建立。
該項目選用三種雌性激素和熊果苷為目標物,開展了仿真皮與鼠皮之間的透皮吸收規律分析以及保濕劑在仿真皮與人體之間的經皮保濕規律分析,建立了利用仿真皮技術評價化妝品功效的方法。
該項目采用的人造皮膚為蘇州大學研制的絲素蛋白共混膜。它作為一種生物相容性、力學性能、透氣性能良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已被用于創面修復材料、骨組織工程材料等方面。透皮性評價試驗結果表明,使用人造皮膚替代真實皮膚,同樣可顯示透皮吸收的整體趨勢以及透皮效果,而且結果重現略好于真實皮膚,最主要的是無需活體實驗或者活體取器官或組織進行評價,所以具有非常大的實際意義。
保濕功效評價是將仿真皮膚平整置于平滑切片的素雞上,隨機分組并標記實驗區域。使用水分含量測試儀和水分散失測定儀分別測定各仿真皮膚的MMV及TEWL值,同時以相同環境條件、相同涂抹量的人體實驗為參比。
人工皮膚替代動物實驗
皮膚美容是愛美之人不斷追求的目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化妝品層出不窮。如何讓化妝品內各功能性成分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這是開發和研究者要思考的問題。化妝品經皮吸收及透皮效果評價體系模型成功體現了仿真皮膚在化妝品保濕效果評價中和人體實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為替代人體實驗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推動了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及其在經皮吸收中的應用與發展,在推廣3R理論、引領化妝品功效評價發展、推廣應用及社會經濟效益等方面意義重大。
此外,隨著組織工程技術的發展,在減少、優化和替代動物試驗為核心的3R理論的推動下,替代整體動物試驗的人工皮膚模型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皮膚毒性檢驗領域。該研究模型成功研究人造皮膚與真實皮膚(鼠皮)作為皮膚模型以雄性體皮膚為研究樣本,雌性激素為研究對象考察人造皮膚與真實皮膚在滲透性能上的差異,為下一步進行功能分析和用于皮膚毒性檢驗奠定了基礎。
鏈 接>>
人體實驗組的水分含量雖然比較低,但隨涂抹時間和甘油添加量的變化趨勢和仿真皮膚—素雞體系較相似。仿真皮膚在化妝品保濕效果評價中和人體實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為替代人體實驗提供了可能性。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