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事業發展的支點
——河南檢驗檢疫局科技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 狄國棟
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及河南省科研立項達19項,同比增長300%;
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制修訂立項25項,承擔和參與河南省地方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27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均創歷史新高;
信息化建設步入“云”端,促進檢驗檢疫業務辦公、處理移動化、虛擬化和便捷化……
回溯2012年河南檢驗檢疫局科技工作走過的精彩路程,該局科技處處長王作錄表示:“通過推動科技工作思想觀念、工作方法、管理制度創新,有力地引領著河南檢驗檢疫事業科學發展,有效助推了中原經濟區建設。”
營造氛圍
“我局的博士團隊是一支滿懷夢想、朝氣蓬勃、敢想敢干的隊伍,有強烈的意愿當好科技先鋒,我們期待來自各方的支持,為科技強局貢獻力量!”博士代表徐超的演講贏得了熱烈的掌聲,這是河南局2012年科技周的一幕。5位同志代表各自科研團隊演講了科技工作的收獲和感受,臺上激情滿懷,臺下凝神聆聽。此時,科研工作成為唯一主題,科技工作者成為唯一主角。
打造“中部強局”是河南局戰略任務,增強科技實力是該局中心任務之一,該局領導明確要求將科技目標列入年度重點工作,為全員參與科技工作提供了動力。
此次“科技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組建了新一屆河南檢驗檢疫局科技委專業委員會、組織科技工作者赴省農科院參觀交流、召開科技骨干座談會、邀請知名專家講座、開辦網上科技周……多種手段,多種載體,多種渠道,讓全體河南檢驗檢疫人感受到了科技工作的“火熱”。
“對我這樣的科技‘門外漢’也有很多啟示,科技周不僅讓大家了解了河南局科技最新的發展動態,還堅定了大家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念和決心!焙幽暇忠晃恍姓块T的負責同志深有感觸地說。
拓寬渠道
2012年,河南局按照“立項廣開源,過程嚴管理,確保結項率,成果上水平”的工作要求,以課題項目為總抓手,與中國檢科院、總局標法中心、河南省科技廳,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多元化合作機制,加強對科技工作的管理,積極推進科技工作常態化,聘請3位院士作為局科技顧問,組建了“高級學術顧問團”,定期來局指導科技工作。實現了借力發展與合作共贏,得到了總局與地方科技部門的肯定。
在科技項目和標準化等方面積極融入地方科研體系,2012年一舉獲準13項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創下歷史新高,還首次參與河南省地方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工作,組織篩選出27個項目上報地方食品安全主管部門,有效拓寬了科研空間。
建設團隊
近年來,河南局為了推進科技工作,積極引進高技術人才,目前在編博士達10人,專業涵蓋食品檢測、動植物疫情疫病控制、國境衛生監管等,他們在做好檢驗檢疫業務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科研工作,2012年11月8日,河南局植檢實驗室宋南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知名期刊《PlosONE》雜志上發表《基于線粒體基因組的半翅目分子系統發育研究》,SCI影響因子達到4.1,成為河南局迄今為止學術水平最高的科技論文。2012年,河南局共發表技術論文4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30篇。
采取“外聘、內培、創新”的措施,注重構建“競爭、動態、激勵、靈活”的人才梯隊建設機制,建立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動態選拔機制,制定嚴格考核評價指標,完善人才獎勵辦法,著力培養中青年科技專家。從近期該局召開的科技委會議上傳出消息,新的一年,該局將根據現有技術人員情況,結合工作需要,優化科技資源,組建多個技術團隊,形成合力,打殲滅戰,爭取多立項、立大項。
強化能力
2013年伊始,喜訊傳來。國家質檢總局相繼批準河南局籌建“國家電子信息產品(手機)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果品與果蔬汁檢測重點實驗室”,至此,河南局已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家。河南省省長郭庚茂在總局批復文件上欣然批示:“很好!加快建設。”副省長趙建才批示,感謝國家質檢質檢總局給予的大力支持,請鄭州市并綜保區給予積極配合、支持。
順應中原經濟區開放型經濟和產業轉移的快速發展的需要,河南局采取“重點建設、以點帶面、全面發展”的措施,以實驗室建設為突破口,推動檢測能力實現提升,技術中心首次開拓了進出口企業、省市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等檢驗檢測市場。與此同時,投資超千萬元的保健中心投入使用,三門峽局、南陽局投資上百萬元新擴建的實驗室即將竣工,尤其是河南局綜合實驗用房項目動工,將徹底打破實驗室環境瓶頸,提升檢驗檢疫公共服務水平。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