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質量“安”市 以質量“興”市
江西省上饒市通過振興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 本報記者 龔琛虎
去年以來,江西上饒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大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工業經濟突飛猛進,工業增加值突破500億元,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
實施質量興市戰略作為當地黨委、政府的一項戰略決策,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他們建立了“政府推動、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機制,形成了各級政府、有關監管部門、生產經營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推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質量興市戰略實施過程中,上饒市質監局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精心制定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做好服務工作,抓好工作協調,當好參謀助手。
質量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去年年初,上饒市政府及時提出了質量興市,制定下發了《上饒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意見》,全面推進質量興園、興業、興企活動,加快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積極做好名牌產品的規劃培育,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占有率較高、對相關行業帶動性強的名牌產品,推動更多的“上饒制造”向“上饒創造”轉變。
標準化是引導企業自主創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上饒市著力發展有色金屬、新能源、機電光學、新型建材四大產業,大力推進工業標準化,加大四大主導產業、重點產業的采標力度,引導優勢企業積極參與國標制定活動,使上饒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擁有話語權。有效開展“百家企業標準化提升質量工程”活動,新增婺源荷包紅鯉等兩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全市累計7個,居全省第一;玉山紅心柚、廣豐天桂梨等5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三清山風景區轎業服務質量規范》通過了江西省地方標準審查,成為國內首創的轎業服務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上饒正著力推進農業標準化,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著力推進旅游服務標準化,圍繞建設“全國旅游強市”總體目標,充分發揮三清山、龜峰世界自然遺產的品牌效應,全面提高旅游服務業水平,將豐富的旅游資源轉化為巨大的經濟優勢。
沒有質量“安”市,就沒有質量“興”市。上饒市質監局著力加強質量安全監管,不斷提升產品、服務、工程、環境等社會公共領域的質量安全水平,幫助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為全市獲證企業免費舉辦食品、特種設備、計量、質量培訓班8期,累計參加企業300多家,參加人次700余人。以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媒體“質量六進”活動為抓手,把質監工作融入社會各個層面,全系統共開展進企業服務活動366場次,進社區活動128場次,進學校活動68個班次,在54個重點鄉鎮舉辦了質量宣傳咨詢活動。園區開展“質量興園”,涌現了晶科能源、和豐銅業、鳳凰光學、百勤異VC鈉等一大批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全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兩個,全國馳名商標7件,江西名牌29個,江西著名商標93件。形成了以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企業標準為輔的產品標準體系,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89%,主要產品達到96.8%。
實施質量興市戰略,既是當前的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上饒全市上下齊抓共管,相互協作,合力推進,正逐步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發展局面。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