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質量水平 重振行業形象
——泰州市高港區特防產品專項整治活動紀實
泰州市高港區素有“特種防護產品之鄉”的美稱,吊索具特色產業在全區蓬勃發展,安全網、安全帶、吊索具等生產企業占全市的40%以上,年銷售額30多億元,是該區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振興繩網帶產業,該區決定對特防產品進行專項整治,經過廣泛宣傳,扎實推進,目前整治工作已初見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在健全機制中推進整治活動
一是健全機構。迅速成立了由區政府負責人為組長,區質監分局、口岸街道等部門和鎮街負責人為成員的區特防產品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制定了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和專項整治活動目標分解表,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二是廣泛宣傳。整治期間,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大力宣傳,區質監分局還將特防產品的知識編制成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向社會發放,進一步擴大了整治活動的社會影響力。今年8月,質監分局、省特防產品檢測中心與區特防產業集聚地口岸街道聯合舉辦了以“開展專項整治、打擊無證生產、確保質量安全”為主題的特防用品集中整治活動,執法人員結合實物樣品為廣大群眾介紹假冒偽劣特防產品,宣傳質量維權知識,受理群眾的投訴。此次活動近百名企業代表和群眾參加,現場發放法律、法規宣傳資料100余份。三是強化督查。明確由區監察局牽頭負責專項整治的督查工作,由整治辦負責日常督查,檢查結果定期向區領導進行匯報,并在小組會議上進行通報。截至目前,區監察局組織督查1次,區整治辦組織督查4次,有效地推進整治活動向縱深開展。
二、大力整治,在依法行政中強化質量管控
一是調查摸底。利用多種渠道,廣泛收集信息,摸清全區特防產品生產企業的基本情況。對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信息進行認真核對,配合市局對生產、檢測設備等進行登記,為集中整治的開展打實基礎。目前,全區29家特防產品獲證企業已全部建立質量信用檔案,并向市質監局報送了泰州市特防用品生產企業摸底調查表。二是加強巡查。對登記在冊的企業進行分類,定期進行巡查,重點檢查是否使用劣質原料、出廠是否進行檢測把關等,是否嚴格按生產許可證許可范圍組織生產等。組織人員對全區6家過期未換證的企業進行執法檢查,幫助其中4家因營業執照、廠址變更等原因影響換證的企業做好換證工作,對兩家因市場因素停止生產發證產品的企業,責令其辦理生產許可證注銷手續。對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堅持“不合格原因未查清的不放過、質量安全隱患未消除的不放過、復查不合格的不放過”的“三不放過”原則,進行重點檢查。三是嚴格執法。加大對不合格產品的處理力度,上半年,高港區通過開門審案的方式,對兩家生產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進行立案查處,邀請區人大、政協、法制辦等全程參與,組織新聞媒體、群眾代表旁聽,對企業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嚴懲,在行業中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同時,集中力量對無證生產進行查處,對涉及無證生產的舉報做到有報必查、重拳出擊,絕不留情。近期,根據舉報,我們正在對一家無證生產企業進行立案調查,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
三、創新驅動,在產業集聚中全面轉型升級
一是大力集聚產業。堅持“產品集成、企業集群、產業集聚”的理念,推進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在臨港經濟園產業布局中高起點規劃建設吊索具產業園區,吸引分散的加工戶搬遷入園,將小作坊變成加工廠,進行規范化管理。目前,繩網吊索具產業園設計規劃方案已通過專家組評審,現已進入深化設計階段。另一方面,我們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進行業自律,組建集團公司,避免劣質低價競爭。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做強做特吊索具產業,重振產業形象。二是搭建檢測平臺。為解決大部分企業缺少檢測設備或檢測能力不強的實際問題。今年5月,經過多次調研論證,在市質監局的大力支持下,省特防檢測中心整體搬遷至高港區臨港經濟園。為此,高港區征用土地15畝,建設檢測用房近1萬平米,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目前,該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結束,將于本月底開工建設。項目的實施,將加快產業集聚步伐,提升繩網吊索具產品質量水平,提高產業知名度,增強整體競爭力。三是全面轉型升級。我們大力實施品牌化、標準化戰略,全面推動吊索具產業的轉型跨越。在創成3家泰州名牌產品的基礎上,積極培育更多省名牌,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加強檢測中心科研投入,引導企業逐步淘汰低檔和質量競爭力弱的產品,向科技含量高、市場要求高的領域進軍。鼓勵重點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爭取行業話語權,搶占行業高地,在走出高港,走向全國上跨出堅實步伐。
今后,該區將嚴格履行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加大檢查力度,繼續強化對無證生產、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督自律作用,加快推進特防用品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激勵、引導和懲戒等政策措施,確保全區特防用品質量安全,促進特防用品行業健康發展。(戴志宏 唐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