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常開文明花
——記陜西檢驗檢疫局通關處“巾幗文明崗”
本報記者 張學斌 通訊員 劉雅娟 王少梅
在陜西檢驗檢疫局活躍著一支英姿颯爽的巾幗隊伍,她們熱情服務,嚴格把關,用實際行動擦亮了窗口,成了檢驗檢疫一線的亮麗風景。
她們就是陜西局通關處“巾幗文明崗”的娘子軍。2011年,她們被陜西省婦聯授予“巾幗文明崗”稱號。2012年,再次被陜西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陜西省婦女聯合會授予“巾幗文明崗”榮譽。
一個追求
“在窗口工作,我們的形象就是檢驗檢疫形象!睆氖聢髾z和計費工作的李秦說。在這個崗位上已奮斗了5年,李秦做每一項業務都得心應手。她說:“我現在可以根據報檢企業的性質、從事的業務,作出合理的指導。只需要一次提示,企業就可以準備好所有手續,再不用三番四次地奔波。”這個崗位,在別人看來干時間長了容易讓人煩,她卻覺得時間越長,體會越深,干勁越大。
從每一個服務對象做起,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對外展示檢驗檢疫文明形象,是該處對每個人的要求,也是她們孜孜不倦的追求。為使工作精益求精,她們制定了檢務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行為規范、服務規范等規范性文件,明確了崗位職責,確定了工作目標。有了嚴格的制度和規范的管理,在加上她們的細心,陜西局的通關業務工作更加規范高效。
“這么多年,不管是簽發證書,還是管理印章,我們還沒出現過嚴重差錯。”楊雯宇說。懷孕已經9個月了,她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一句誓言
服務理念體現在平常待人接物的細節中。通關處“巾幗文明崗”的每一個人都能以女性的細心與耐心,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努力做到無可挑剔,為辦事的同志帶來了溫馨。
“服務質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蓖P處產地證科科長朱江潔說,她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爭創更好的誓言。一次,她得知一家企業因不了解政策沒辦理原產地證,導致這貨物在進口國無法通關。如果不及時解決,每天就得支付高達7000美元的滯港費。朱江潔立即與該企業取得聯系,助其按規定辦理了原產地證,把損失降到最低。
熱心的服務得到了所有服務對象的認可,2012年朱江潔當選為中國共產黨陜西省第十二次黨員代表大會代表。
更重要的是,她們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在“新、全、效”上下功夫,積極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不斷創新工作模式,相繼推出簡化簽證流程、無紙化報檢、電子通關等措施。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加快了通關速度。
她們堅持優質高效服務,踐行首問負責制、24小時預約報檢等服務承諾。只要企業有疑問、有困難,她們都會伸出援手。對于超出自己業務范圍的,她們同樣會積極聯系相關科室人員予以解決。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企業滿意。
一種幸福
通關處“巾幗文明崗”的每一位女同不僅立足崗位獻愛心,還心系社會公益事業,向社會弱勢群體伸出了援助之手。
“向社會獻愛心,是我們的追求。”走上檢驗檢疫工作崗位時間不久的楊焱說,“我也很榮幸成為”巾幗文明崗“的一員。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微薄,但我相信堅持下去肯定有收獲!
楊焱所指的收獲是一種幸福。通過“春蕾計劃”活動資助的困難學生圓滿完成了學業,幫助受災家庭重塑生活信心,在渭河邊種下的小樹變成了生態林……對她們來說,這些付出就是最大的收獲。就是這支娘子軍,用愛心譜寫著愛的永恒之歌,讓巾幗文明之花在三秦大地上常開不敗。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