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 王旭東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質檢系統而言,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質檢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人才培養至關重要。江蘇檢驗檢疫局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相繼出臺人才強檢示范區建設目標指標體系以及人才引進和培養辦法,其中既有人才建設規劃,又有相應配套措施,受到全省系統廣泛關注和好評。筆者認為,要實現人才強檢建設的科學推進,應著重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
把握好人才政策的導向作用。人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以檢驗檢疫系統而言,他是一個技術執法單位,行政執法是主體,科學技術是支撐,因此,在人才隊伍建設中應突出行政執法隊伍和專業技術隊伍這兩支隊伍的建設。在人才引進方面可以側重于專業技術人才和特殊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應該兼顧到管理人才、執法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以調動各方面人才的積極性。
把握好人才引進與培養的重點。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重點,應隨著社會對檢驗檢疫要求的變化而變化,檢驗檢疫對自身發展要求的變化而變化。在當前形勢下,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應該做到三個傾斜:一是向基礎理論和軟科學傾斜。要著力構建檢驗檢疫基礎理論與發展戰略保障體系,開展與檢驗檢疫相關的基礎理論和軟科學研究,完善檢驗檢疫學科體系,為更好地解決檢驗檢疫工作中帶有全局性、綜合性、關鍵性、突發性和基礎性問題提供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二是向檢驗檢疫主體業務傾斜。要把食品安全、動物檢疫、植物檢疫、衛生檢疫、工業與消費品安全、化學品安全、機電產品安全、食品風險管理作為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重點專業領域。三是向急難險的重點方向傾斜。要把構建風險分析和風險防控體系、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以及檢驗檢疫區域性、系統性突發事件應對作為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重點方向,為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技術保障,為履行檢驗檢疫職能提供技術支撐。
把握好人才引進與培養的關系。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肯定會帶來一定的生機與活力,但人才引進不當,不但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更為嚴重的是造成相關專業領域建設的滯后。因此,應著眼于瞄準檢驗檢疫前沿領域,嚴把質量關,合理適度地引進系統急需的并對某專業領域建設和未來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的領軍人才;引進具有團隊精神,開拓進取,能帶來較大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創新人才。在加大引進人才力度的同時,我們還應以更多的熱情關注現有人才的培養,最大限度激活現有人才資源,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隊,真正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把握好人才引進、培養與使用的關系。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培養和引進人才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使人才效益最大化。要樹立重在使用,用當適任、用當其時、用當盡才的理念,做到自主培養和引進人才并重,精心培養和大膽使用并重。只有這樣,才能為人才提供施展抱負的機會和條件,做到解放人才、發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真正構筑起人才建設高地。
把握好檢驗檢疫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要把握好檢驗檢疫與地方在人才隊伍建設、科研立項、平臺建設中的結合點,加強與當地組織、科技、商務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在人才引進、項目合作、平臺建設中尋求政策支持。
總之,以人為本是干事創業的源頭活水,我們只有全面推進人才強檢建設,才能真正發揮好質檢部門的作用,才能樹立好質檢部門剛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學權威的技術執法形象、可親可信的人民質檢形象。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