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特殊監管區檢驗檢疫綜合能力建設,加快口岸兩個平臺建設,南京檢驗檢疫局經開辦結合特殊監管區實際,加強與特殊監管區管理部門、物流企業合作,成功開發、運行了特殊監管區檢驗檢疫一站式電子平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電子報檢、電子監管、電子放行。該系統試運行后,轉換了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對加強檢驗檢疫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加快放行速度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各方好評,真正實現了檢企雙贏。
聯合攻關破解監管難題。以前,一票貨物的放行要經歷企業、貨代、物流公司、代理報檢公司幾個環節,紙質單據的流轉經常發生遺漏、錯誤、不及時等問題,既不能保證準確率,又影響了通關放行速度,成為監管過程中的兩大難題。為了破解監管難題,解決電子平臺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和技術難題,經開辦加強了與開發區政府主管部門、物流部門和代理單位的溝通協調,爭取各方支持;充分利用企業的技術平臺和人才儲備,聯合中國外運集團長江有限公司技術部共同開發,檢企共同攻關,為平臺的成功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2010-2011年,成功開發了進口貨物檢驗檢疫電子監管系統,并投入了試運行;在此基礎上,2012年又開發出口貨物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塊,整合到整個系統中,形成了特殊監管區檢驗檢疫一站式電子平臺。該平臺在應用程序框架ASP.NET、NET Framework 4的基礎上,基于數據庫SQL Server 2008 Standard SP3,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工具,進行C#、JavaScript語言編寫,Windows Server 2008 R2 Standard SP1、IIS 7.0應用程序服務器上運行,具有界面美觀,反應速度快,使用便捷等優點,達到了國內同類系統的先進水平;實現了監管區域內所有企業和進出口產品的全覆蓋。
視頻監控實現全面覆蓋。在建設一站式電子監管平臺的過程中,經開辦加大了視頻監控力度。目前,經開辦所管轄的特殊監管區域已累計建設光纖傳輸視頻監控點6個,全球眼互聯網視頻監控點5個(73個監控頭),終端軟件監控1個,做到了所監管區域無死角無遺漏。檢驗檢疫機構通過視頻監控實時掌握場站貨物的進出情況,通過一站式電子平臺實時統計報表信息,做到對場站貨物及其信息等實施全覆蓋、無死角,全面有效地監管進出區貨物,排除人為因素,從源頭上杜絕逃漏檢現象的發生。物流公司借助一站式電子監管平臺,可以更好地協助檢驗檢疫機構對貨物的監管,規范了通關作業流程,降低企業的風險。
提升監管效能促進發展。一站式電子監管平臺運行后,既提升了檢驗檢疫監管效能,又促進了特殊監管區的業務發展,效益逐步顯現:一是放得快。通過電子錄入、電子報檢、電子審核和電子放行的全流程電子化閉環操作,簡化了業務流程和中間環節,節省了通關時間;同時,由于監管點和企業實行聯網,企業借助電子放行系統,可實時了解貨物的放行狀態,無需到現場進行查詢,實現了貨到即提。二是管得住。通過電子監管對生產源頭、生產過程的監控和最終產品的抽查,有效預防和消除了生產過程中潛在的質量問題,將檢驗檢疫要求貫穿到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通過立體式的監管視頻布控,做到了監管區域的全面覆蓋,從源頭上杜絕逃漏檢現象的發生;同時,檢驗檢疫人員對于主系統中的出入庫計劃中的異常數據,可以快速鎖單或部分放行,由檢驗檢疫人員標識放行或者查驗,從而全面提高了監管效能。三是促發展。系統的成功應用,使得現場申報變成電子申報,現場查驗變成電子查驗,人工放行變成了電子放行,前置監管變成了全流程監管,不僅減少了監管人員的工作量,大大減少企業往返檢驗檢疫機構次數,減少了企業的人力物力,降低了企業的營運成本,促進了特殊監管區的業務發展。2011年,出口加工區驗放“保稅一日游”貨物1.18萬批,同比增長71.5%;2012年達到1.56萬批,同比增長32.3%。四是可追溯。通過一站式電子平臺實現了監管商品的可追溯,監管人員對于事后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都可以通過系統快速查詢并提取出入庫歷史數據,追溯口岸檢疫的具體過程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可追溯管理。(戴炳仁 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