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上海構筑區域食品安全聯動平臺提高質量風險控制能力
本報訊 (記者霍一夫)青團作為蘇浙滬一帶時令食品,如果食用、儲存方法不當,容易引發食品安全風險。今年,上海市黃浦區質監局利用區域食品安全聯動平臺,早早地向各青團生產加工企業發出了質量安全風險提示書。
據了解,黃浦區現有20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去年以來,黃浦質監局先后與浦東等7個區縣加強了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建設。平臺雙方約定,監管信息共享,建立交流平臺,甲方及時將涉及兩區的食品企業,特別是黃浦區屬集團公司所屬企業的食品安全重大信息及時通報給乙方,配合乙方做好屬地生產企業的日常和專項監督檢查工作;乙方將監管情況及時反饋給甲方,以便甲方提供給當地政府和相關企業的上級公司,實現雙方聯動的信息傳遞。通過行政與主管力量的有效結合,共建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
協作機制還進一步完善了對注冊地和生產地分離的企業的監管協調,加強了部門內部科室之間、部門之間的聯動合作,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形成監管合力。在區域聯動基礎上,強化政府部門與集團企業的溝通協作,通過集團公司積極推動下屬食品生產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針對季節性食品生產向集團公司發送風險提示,建立起區屬集團公司定期互查互訪下屬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機制,通過自上而下的督促,促進企業提高誠信意識和管理水平。
聯動平臺建設形成的互查互訪機制,發揮了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作用,區內豫園集團下屬的喬家柵食品廠的青團不合格、萬有全集團下屬的萬有全肉制品廠的腌臘肉不合格,都是通過該平臺第一時間反饋信息,并向企業發出風險告知書,與事發地監管部門溝通,及時將事件影響壓縮到可控范圍。
目前,各企業集團充分利用協作方式,加大對下屬食品生產企業的投入力度,黃浦煙草集團每年投入上百萬元,改造下屬企業上海哈爾濱食品廠的軟、硬件設施和生產場地;杏花樓集團則利用人才優勢對下屬企業小金陵、洪長興、五芳齋等進行集中培訓,不斷提升人員素質,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