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企業許可申請通過不足半數
上海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堅決說“不”
本報訊 (記者霍一夫)數據顯示,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對396家食品生產企業許可申請,審查判定材料及現場審核不合格企業達207家,通過率僅為47.7%。上海市質監局通過三關嚴把食品生產企業準入關,在上海食品行業,引起不小震動。
許可審核工作,是食品生產質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去年以來,針對由于審核依據和審查細則通用性帶來的要求不具體、定性多定量少、審核尺度難把握等實際,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堅持“從嚴準入”的原則,從完善工作規范、加大材料審核力度、強化現場審查等環節著手,著力提升許可審查和抽查復審工作質量,堅決把不符合相關標準的食品生產許可申請攔在門外。
現場審查是許可工作的重中之重,審查中企業的人、機、料以及環境均處于動態過程,有很多定性的要求需要審查人員把握判定的尺度,既有專業技術方面的要求,又有來自企業和咨詢公司等方面的壓力。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在現場審核中特別注重把好“三關”。環境衛生控制關對食品生產質量安全影響巨大,但目前環境衛生臟亂差的食品生產企業占的比重比較大,也是一個頑癥。審核中,規定了食品生產企業不得與居民生活場所在同一建筑物內;重申了食品企業廠區內不得兼營、生產和存放有礙食品安全的其他產品;明確了食品生產場所清潔度分級劃分及防止交叉污染的有關要求。在對某國際知名的食品生產企業審核時發現,盡管該企業年產值達數億元,日常的質量管理和環境衛生狀況總體是好的,但在續證審核過程中,審核人員發現其冷卻工段管道防護罩缺失,存在嚴重的交叉污染隱患,盡管企業負責人一再說情,但審核人員嚴格堅持標準,在初次審核中判定其現場審核不合格,對企業震動較大,并立即進行了整改。
食品生產企業能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關鍵是看其是否建立了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是否完善和落實了相關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落實關審核中,審核人員重點加強了對企業的食品原輔料管理、過期食品回收、問題食品召回等企業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審核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落實。在審核一家著名食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延續審核時,審核員發現企業在生產糕點中加了食品添加劑“對羥基甲酸乙酯”作為防腐劑。而根據規定,該食品添加劑只能加在餡料內。針對這一原則性錯誤,審核組除亮出“紅牌”,提出立即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再進行復審的決定外,還及時通知當地監管部門,處理問題。
檢驗能力關是直接關系到企業產品質量自行把關的最后一道防線,很多中小企業的檢驗設備要么是東拼西湊、要么形同虛設,檢驗程序走過場、檢驗人員低級高配的現象時常發生。為杜絕此類現象,審核中,審核人員加強了對必備檢測設備的審核,加強了對出廠檢測管理制度可操作性的審核,確保其制度具體,可行有效;加強了對企業質檢人員資質和操作能力的審核,促使其人員配備相符、檢驗方法正確、實際操作熟練。
在審核工作過程中,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進一步完善了電子檔案制度,現場審查過程最大限度地留下影像資料,“有圖有真相”,較為直觀地固定了企業申請許可證時的實況,使審查過程立體可追溯,有效確保了現場審查工作質量,也將“最嚴準入”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實處。《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