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責
——北京市通州區創新質量安全屬地管理采訪記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簽上自己的名字,蓋上公章,各留一份。3月11日,在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政府一樓的大會議室里,隨著宋莊鎮副鎮長劉福國和宋莊鎮雙埠頭村主任劉殿章、宋莊鎮丁各莊村支書兼村主任孫玉林等人,一一簽下“宋莊鎮政府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責任書”,意味著今年各村的質量安全屬地管理又要開始履責了。
“從今天開始,我就是我們村食品安全與打假工作第一責任人了。感覺增加了一項重要任務,原來可能對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不夠重視,現在可是又加強認識了,回去以后馬上抓落實。”拿著有自己簽名和公章的責任書,孫玉林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和孫玉林一樣感受到責任的,還有當天出席“通州區質監局、宋莊鎮2013年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部署會”的全鎮各村村長和安全協管(巡查)員。他們不僅和鎮政府簽訂了責任書,還學習了鎮政府關于加強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的意見與今年工作部署,聆聽了北京市通州區質監局執法大隊隊長張松海、產品科科長李立棟關于執法打假和強制性認證(3C認證)、工業許可證等方面的知識培訓。
“聽了這樣的講課,感覺還是很有收獲。比如通過李科長的講解,我今天明白了,原來經營性許可證和生產性許可證是完全不同的,有了經營許可證,也是不允許生產的,所以回去以后,就得跟村里的兩家企業好好宣傳宣傳。”宋莊鎮高辛莊村安全協管員楊亞利說。
“諸位,現在春節過完了,馬上就是春天了,萬物都開始生機勃勃,好多造假分子也開始蠢蠢欲動。一年之計在于春,生產如此,打假工作同樣如此,咱們春天發現一起,比秋天抓獲兩起還管用,因為到秋天,這些假貨早已開始或者已經危害社會了。”布置完今年的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劉福國還不忘著重強調一次。而對于該項工作如何在村里生根發芽,通州區質監局副局長劉義海更是語重心長、旗幟鮮明:“高度重視、抓好落實。”
李立棟告訴記者,通州區宋莊鎮地處城鄉接合部,外來人口密集,閑散空置房屋多,三大“有利”的客觀條件,一定程度上給造假分子提供了“土壤”,加上一本萬利的豐厚回報,制售假煙、假酒、假食品、假電視的現象,曾經在該地區出現。
接到群眾舉報后,通州區質監局曾多次出動執法人員進行打擊,也破獲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執法人員很快發現,由于造假手段隱蔽、造假區域分散、造假人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等特點,該地區的制假售假現象屢打屢發生。于是,如何能更好地從根本上遏制該地區的制假售假行為,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通州區質監局開始和宋莊鎮鎮政府共同破題。
經過反復調研、分析和討論,一個建立區質監局、宋莊鎮政府和各村三級打假網絡,通過屬地管理方式,明確各自責任的新模式開始實施。自此,各村村長成了本村食品安全與打假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本村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并責成一名協管(巡查)員專門負責該項工作。鎮政府則會把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列入對各村的考核;區質監局一方面給各村相關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加大宣傳力度,另一方面,對各村提供的相關線索,主動出擊,嚴懲不貸。
日常的質量安全檢查,有了協管(巡查)員的巡視;全村的質量檔案,有了統一的管理;質量安全的責任,進入了鎮政府的考核;大案要案的打擊,有了質監部門的重拳,在三級網絡初步建立之后,尤其是一些造假分子被揪出來之后,更加速了造假行為在該地失去市場。
富豪村企業安全員李守信至今對兩年前村里發現的兩起造假案子記憶猶新。一次是在村西頭發現了一個造假酒的窩點,原來這些造假分子都關著門在里頭閉門造車,外面的人很難發現,但通過巡查和摸底排查,建立檔案,發現了這些黑窩點。還有一次是發現了村里一家收購舊電視和維修家電的門面,居然偷偷地造假電視。“其實包括假煙、假豆腐,我們村都發現過,后來都進行了清退,現在明顯好多了。”他說。
無獨有偶,劉殿章和孫玉林也對村里兩年前發現造假酒窩點的過程記憶猶新。他們發現,明確責任、加強監管后,造假現象明顯改善,去年一年再也沒有發現類似的惡性造假案子。
“通過實行屬地管理,層層簽訂打假責任書,并在各村聘用具體人員負責打假和產品質量監管,既明確了責任,又能實現早預防、早發現、早打擊,從源頭上遏制造假現象,也有利于解決質監部門執法力量有限的現實困境,提高了當地的質量發展水平。”劉義海說。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