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路上的“急先鋒”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實行工廠檢查員管理工作側記
本報記者 李彥濤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上海電纜研究所所長魏東從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任王克嬌的手中接過紅彤彤的工廠檢查員簽約證書,高高舉過頭頂,臉上帶著笑意。
9月11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簡稱CQC)在北京舉行工廠檢查員使用管理協議簽約儀式。在儀式現場,有49家單位代表像魏東一樣獲得工廠檢查員簽約證書。此次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工廠檢查員簽約合作的單位達230多家。
來自國家工程機械質檢中心的主任李建友,對能夠作為簽約代表發言,心里格外多了一分喜悅和自豪!拔易鳛橐幻S檢查員,同時又作為兼職檢查員所在機構的管理者,深知工廠檢查員在提高認證有效性方面肩負的重要職責。工廠檢查員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筆記錄的方式對工廠進行檢查,客觀反映工廠檢查情況,為CQC頒發證書和維持、暫停、撤銷證書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崩罱ㄓ言捯魟偮,立刻引來全場的掌聲。
工廠檢查員——對更多的人來說,它還是個陌生的詞匯。但只要你點開一些國內知名的搜索網站,鍵入“工廠檢查員”,最高會出現227萬多條查詢結果,如工廠檢查員指導書、培訓班的信息等。
“工廠檢查員的認知度在逐步升溫,工廠檢查員這一角色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爭相成為一名工廠檢查員已經是很多人的愿望!币晃慌c會代表告訴記者。
多年的檢查經歷,讓工廠檢查員煉就了火眼金睛;事先不通知,檢查員隨即、快速、不定時地對企業進行執法的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這些來自社會各界,有著一身“硬工夫”的工廠檢查員在強制性認證實施的過程中,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工廠檢查是認證過程中唯一深入現場見證的重要環節,而檢查員則是能在重要環節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人,他們就好比足球守門員、機場安檢員把守著最后關卡,他們的判斷和結論,甚至他們的一舉一動既影響著對產品符合性的判斷,也影響著認證有效性,同時還代表著國家制度實施機構和個人的形象,非常關鍵。”在簽約儀式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任王克嬌表示。
“精銳之師”逐步形成
從2002年5月1日開始,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已推行7年多的時間。截至目前,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已頒發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近40萬張,其中有效證書25萬多張,暫停、撤銷、注銷證書14萬多張。
透過這些數字可以清晰看到,我國強制認證工作已經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輝煌之路。而在這條輝煌之路上有一群“急先鋒”,他們就是工廠檢查員。
王克嬌介紹:“經過7年多的探索和實踐,CQC通過創新工廠檢查方式和檢查員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認證有效性。經過7年多的磨合和改進,一支素質高、作風良的工廠檢查員隊伍逐步建立并成熟起來。”
如今,CQC已擁有3萬余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獲證企業,5000余家標志認證的獲證企業,認證范圍涉及電工電子、非機非電等多種產品。這些企業的生產控制能力差距大,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而工廠檢查員常常充當“急先鋒”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將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攔截在市場之外。
CQC副主任孔祥月說:“尤其在開展產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和嚴把下鄉產品認證質量關活動中,CQC調集全國所有的檢查力量,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開展了連續3年的專項整治行動。涉及產品包括玩具、家用電器等重點關注產品和下鄉產品,涉及企業上萬余家。行動期間,專業過硬的工廠檢查員經常加班加點,最大程度降低認證風險,確保各項檢查工作的時效性和有效性!睋私,通過3年的不懈努力,工廠檢查員清理出大量不規范的獲證企業,有效提高了認證產品的質量。
近年來,為了增加檢查的不確定性,真實了解獲證企業的生產現狀、獲證產品的實際質量,避免企業不誠信行為帶來的認證風險,CQC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創新并實施了飛行檢查、增加檢查頻次的特殊檢查、工廠巡查、抽檢分離和市場買樣、抽樣等各種檢查措施。但是,由于這些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大都采取“事先不通知”的檢查模式,很多工廠需要檢查員多次到達生產現場或各類銷售網點才能看到實際生產或樣品,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檢查難度和工作成本。
盡管有諸多困難,但并沒有讓身兼重任的工廠檢查員降低工作標準。相反,很多工廠檢查員不僅努力吃透各種“精神要求”,及時匯總反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且還積極發揚“肯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堅決服從CQC的工作安排,嚴格執行各類檢查任務,確保了各項措施得到充分落實。
有人說:工廠檢查員已經是CQC開展工作的“左膀右臂”。事實證明,這句話也并非言過其實。近年來,CQC已先后組織各專業檢查員和技術專家針對不同認證產品制修訂了200余份工廠檢查作業指導書。“讓工廠檢查員參與制修訂作業指導書,主要是因為他們常常深入一線,他們最有發言權!睂τ谶@類細節化工作決策,CQC領導一班人深知,只有融合了檢查員工作經驗的作業指導書,才更能全面闡述工廠檢查中各專業條款的檢查重點,從而有效確保工廠檢查尺度的一致性,為規范檢查員工作提供專業的文件依據。
加嚴管理鍛造品質
“來自各檢測單位、地方兩局、質量協會等不同部門!边@是工廠檢查員的一大特點。目前,CQC擁有工廠檢查員2000余名,其中兼職人員約1500名。實際中,也正是由于其工作背景、從事產品認證的經歷,與本職工作間的時間沖突等因素,決定了這樣一支人數眾多的檢查員隊伍在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為了能夠管理好工廠檢查員,統一檢查尺度,我們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CQC副主任孔祥月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CQC采取的多種措施中,創新檢查員分級管理制度可謂行之有效。這一制度通過綜合評價檢查員的現場檢查能力、專業能力,以及參與檢查的數量和質量等因素,建立核心檢查員隊伍,以便科學合理地安排檢查計劃和人員分工。同時,根據檢查員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專業水平的考核,將每個檢查員的檢查專業細分為主專業、副專業和暫緩使用。通過分級使用,保持檢查員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和高度專業性,逐步形成一套嚴密的、規范的工廠檢查員管理機制,為確保工廠檢查質量提供了必要條件。
咬住“制度”不放松。CQC圍繞著加強工廠檢查員隊伍的規范化、專業化建設這一重點,加強對檢查員的檢查要求、專業能力的持續培訓及經驗交流活動,從而統一檢查尺度和要求,提升工廠檢查員隊伍的專業水平。
孔祥月介紹:“今年以來,總部和分中心共組織實施了62次檢查員業務知識培訓,開展了49次工廠檢查技術交流活動,目的就是要提升檢查員業務能力,同時將檢查員之間、檢查員和管理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活動常態化,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統一工作思路!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在CQC為管理好工廠檢查員而采取的多項措施中,無論是檢查員能力評價體系,還是加嚴工作情況調查和處理力度制度,最終落腳點都是緊緊圍繞“鍛造品質”四個字來進行。
在簽約儀式上,CQC公布了一組數據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截至目前,CQC今年共對266名檢查員實施現場見證281次,對80個檢查組實施事后監督,實施客戶回訪2272次。因檢查或判定不到位、隱瞞檢查發現、篡改檢查記錄和報告等情況,CQC撤銷了1名檢查員的使用資格,暫停使用1名檢查員,對9名檢查員進行降低級別并警告,對能力有待提高的檢查員進行了業務再培訓。
可見,為了鍛造工廠檢查員這支隊伍的優良品質,CQC狠下了工夫。
當然,一味地“管理”,也許并不一定總會取得理想效果。在加嚴內部管理的同時,CQC也注重引入激勵機制。從2005年起,CQC持續開展模范及優秀工廠檢查員評選表彰活動,不斷擴大工廠檢查的影響力,以模范帶頭作用來促進檢查員素質的整體提升。
在此次簽約儀式上,CQC還向工廠檢查員所在單位發出倡議:工廠檢查員作為企業的直接面對者,要滿腔熱忱地關心和幫助“想做好”的困難企業,切實幫助解決產品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把服務送到企業的心坎上,鼓舞企業為創造自己的產品品牌而努力奮斗。
這一倡議也正如CQC主任王克嬌說的那樣:“沒有你們的團結協作和努力勤奮,我們的工作就缺少了強有力的支撐!钡拇_,我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工作要不斷書寫輝煌,離不開工廠檢查員這樣的“急先鋒”。
《中國國門時報》
本報記者 李彥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