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徐希庚 梁超雄)廣西人工寶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自去年底掛牌運行以來,定期對梧州市的100多家寶石加工、生產企業進行日常監督檢驗抽查,并接受企業的委托,先后對300多批次珠寶玉石和人工寶石進行了質量鑒定,統一產品質量標準,有效地規范了行業產品質量,促進了梧州市寶石業的發展。
據介紹,經過20多年的發展,梧州市已形成一條從寶石打磨到首飾鑲嵌再到寶石機械制造等一條比較完備的產業鏈,人工寶石生產加工的所用原料有合成立方氧化鋯石、合成紅或藍寶石、尖晶石、合成貓眼石、合成祖母綠、稀土玻璃等,國產化比例超過90%,每年加工110個品種、1500個以上的產品規格。然而,由于人工寶石沒有產品標準,經常出現因質量理解問題造成的糾紛。2004年7月,由梧州市質監局牽頭,編寫完成了全國首個人工寶石標準———人工寶石5項廣西地方推薦性標準,并正式開始發布實施。同年,受自治區質監局委托,梧州市質檢所負責籌建廣西人工寶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梧州市質檢所引進了英國皇家寶石協會鑒定師(FGA),并安排珠寶檢驗員到北京參加國家珠寶玉石檢驗師學習培訓。根據珠寶檢驗的需要,檢驗室進行了恒溫恒濕的環境條件改造,購買了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等30臺(套)先進的珠寶玉石專用設備。2008年12月,該中心通過自治區質監局專家評審組的能力建設考核驗收,獲得自治區質監部門的計量認證、實驗室認可,正式投入運營,為梧州市珠寶玉石生產廠家、銷售企業和珠寶玉石消費者提供權威的檢驗服務!吨袊|量報》
徐希庚 梁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