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質監部門依法履行對產品質量監督管理職責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大理州質監局結合工作實際,采取有效措施,通過抓實“五個舉措”全力保障全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使抽查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連續三年穩定保持在90%以上。
一是加大抽查力度。大理州質監部門不斷加大監督抽查力度,縱向抽查涵蓋國家、省級、地方三級,抽查類別包括監督抽查、專項監督抽查、風險監測、跟蹤抽查和定期檢驗5類;橫向抽查覆蓋全州,抽查產品種類、抽查家數、抽查批次逐年提高,抽查內容涉及建材、生活用品、農用產品、旅游產品等重要行業。二是加大后處理力度。對于抽查不合格企業,要求轄區局依法嚴肅處理,對連續、嚴重不合格產品的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提出要求,督促整改。三是加大證后監管力度,認真履行獲證企業年審、巡查、檢查、回訪工作,促使企業生產條件符合規定;同時,全力開展好轄區內工業產品獲證企業分類監管工作,提高獲證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四是加大幫扶力度,按照《大理州質監系統領導班子成員掛鉤聯系企業制度(試行)》要求,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定期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召開質量分析會、幫扶指導,排查風險,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生產管理水平。五是加大宣傳力度,圍繞“質量興州”這條主線,大力宣傳質量知識,營造質量文化氛圍,提高企業負責人質量安全意識。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州共抽查15類207戶企業332批次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為90.96%,較2012年上升0.55%。按抽查產品種類:微型耕耘機、脫粒機、手扶拖拉機等農業生產資料,抽查 10個批次,合格率為100%;工業硫酸、水泥、塑料管材、珠寶玉石等工業生產產品,抽查322個批次,合格率為90.68%。按抽查類別:省級監督抽查263個批次,合格率為96.96%,州級監督抽查69個批次,合格率為68.12%,相對較低。
2013年上半年,在全州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中,非取證企業占不合格總數的比列為93.33%,造成不合格主要原因為:一是非取證企業大多沒有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生產設備落后,檢驗設施缺乏,管理和操作人員不齊備。二是非取證企業法律、責任、質量意識不強,相關產品執行標準不掌握,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三是由于監管人員、經費、設備、技術有限,難于監管或監管不到位。針對不合格企業,大理質監部門將依法進行處理,對連續、嚴重不合格企業負責人將進行約談,通過分析問題,查找根源,提出要求,督促整改;對于無證企業,將加大監管和指導力度,嚴格督促企業按相關標準生產,保證產品質量。
下一步監督抽查工作中,大理州質監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局、省局部署的工業產品監督抽查工作計劃,嚴格執行地方年度監督抽查計劃,結合地方實際,統籌協商州局、檢測中心、縣市區局三方關系,進一步劃分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流程,規范工作方式,充分發揮監督抽查作用,有效提高全州工業產品質量水平。
2012-2013年上半年全州監督抽查情況
年度抽查類別抽查企業數抽查產品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平均合格率(%)
2012年
上半年省抽10625196.8190.41州抽737970.89
2013年
上半年省抽13926396.9690.96州抽686968.12
注:數據統計截止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