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質監局泰山分局著力幫扶企業開拓國際有機農產品市場
有機菜種子種出國門
□ 本報記者 朱文達 梁 麗
日前,由山東省泰安市質監局泰山區分局和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有機蔬菜種子技術標準體系研究與應用”項目順利通過市級成果鑒定。專家表示,有機蔬菜種子標準的研究制定,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總體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今年早些時候,國際有機蔬菜權威機構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簡稱IFOAM)發布倡議,自2010年1月1日起,所有有機作物必須使用有機種子。該規定一出臺就受到了美國、日本、歐盟等眾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并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下來。我國目前還沒有有機種子生產標準,而購買國外的有機種子,價格又十分昂貴。所以,如果不能盡快研究出自己的有機種子,不能在標準制定中占得先機,中國有機蔬菜出口將受到打擊。
其實,早在2007年,山東省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培育有機蔬菜種子,泰山區質監分局也意識到有機蔬菜標準體系不健全的危害性。但是,他們認為這既是有機蔬菜的一次危機,又是一次產業升級、掌握核心競爭力的機會。泰安市有機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3萬多公頃,95%以上的產品出口美國、日本以及歐盟,有機農業已成為泰安市的優勢產業、經濟亮點和城市名片,如何提升產業發展速度成為該市農業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泰山區質監分局依托企業、發揮引領作用,與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合作進行技術攻關,組建有機蔬菜種子技術標準體系的研究及建立課題組,共同制定“有機蔬菜種子技術標準體系的研究與應用”課題,力求在全市形成有機蔬菜種子技術標準體系。
課題組以有機毛豆、有機毛芋頭等農作物為切入點,逐步研究建立種子標準體系,并得到有效應用。在種子繁育的一系列環節中,課題組參照國家和國際標準,并且不斷地修訂、完善、驗證。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去年試驗田毛豆終于豐收了,通過對發芽率、糖度、飽和度等指標的檢測,有機毛豆種子完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今年,他們又生產出毛芋頭有機種子。同時,課題組在國內外缺乏有機蔬菜種子技術標準的情況下,借鑒有機蔬菜生產技術和蔬菜種子常規生產技術,在開展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有機蔬菜種子繁育基地環境條件控制技術要求》、《有機蔬菜種子繁育過程中病蟲害控制技術要求》等多項標準、規范,形成了有機蔬菜種子技術標準體系。在項目成果鑒定會上,專家認定,此標準體系適用性、可操作性強,為有機蔬菜種子繁育、生產、加工、包裝及貯運等提供了重要技術依據。
經技術人員初步估算,項目成功后將發展有機種子繁育基地20公頃,生產有機種子2.8萬公斤,可使有機種子銷售產值達140萬元,并帶動近4000農戶從事有機蔬菜種植,戶均增收達到3000元以上。據了解,我國目前出口有機蔬菜主要以毛豆、西藍花、毛芋頭、青椒豆和菠菜為主。目前,科研小組正在研究西藍花和菠菜的有機種子,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
廣泛的市場前景、正確的指導使泰安市有機農業沖破貿易壁壘,開拓出有機農業的國際市場。泰安泰山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林對記者說:“今年,自主研發的有機種子已經基本滿足了企業的內部需求,將來要滿足國內需求,還要滿足越南、泰國等國家的需求!
據了解,目前有機農業作為我國的朝陽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產業產值以每年30%的速度持續遞增。今后,課題組將以豆類蔬菜種子繁育為切入點,逐步培育出各類蔬菜的有機種子使其產業化。據估算,開發國內有機蔬菜種子市場,3年內可達到近億元的銷售額。《中國質量報》
本報記者 朱文達 梁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