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質檢事業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面對檢測市場新常態,質檢體制調整新形勢,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把科技創新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點,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投入力度,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實效,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科研團隊培養,實現了科技創新能力的新提升和科研水平的新突破。先后承擔科研項目125項,投入近億元用于事業發展項目建設,取得科技成果80多項,獲得專利近30項,起草國家及地方檢定規程100多項,起草申報地方標準25項,發布實施10項。榮獲各種獎勵150余項,其中三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三等獎4項,獲得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一項。編寫論著近10本,發表和交流學術論文700余篇。填補多項國內乃至國際技術空白。多次被國家質檢總局表彰為優秀科研單位、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 “科技興檢”先進集體、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先進單位。人才綜合競爭力和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科技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省院前列,創新型計量院建設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一、強化科技創新隊伍建設
人才是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為推動科技創新持續發展,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從創造寬松舒心工作環境、業務技能培訓、嚴格人員考核、健全選拔制度、建立市場化的激勵創新機制等多層面入手,先后制定了《學術積分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及優秀論著獎評選辦法》、《雙向競爭上崗方案》、《技術合作管理辦法》等制度,不斷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不斷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給予專業人才創造施展和發展的空間。
通過推進人才強檢戰略,該院擁有國務院特貼專家3人,國家質檢總局優秀中青年專家5人,河南省政府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博士8名,碩士研究生120多名,組建新型標準粉塵研究、水基顆粒數量濃度標準物質研制、光學方法測量超聲聲場的研究等三個創新團隊,一個創新團隊入選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
二、加大基礎和科研技術裝備建設
一是加大基礎建設。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以創建國內一流創新型計量技術機構為目標,以規模發展為愿景,以信息化產業計量為模式,科學謀劃“兩岸三地”(鄭東綜合檢測基地、黃河北岸平原新區、院本部)建設,圍繞新興產業發展、民生保障需求和中原經濟區建設需求的緊迫需求,快速推進建設具有綜合性、高水平、前瞻性的計量檢定標準和計量檢測技術項目,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環境,為科技創新工作奠定基礎。
2016年6月30日,該院新鄉實驗基地二期項目奠基儀式在“河南省科研機構生產實驗基地”隆重舉行。該院新鄉實驗基地二期項目以國家水表質檢中心、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計量工程中心等“八大中心”為核心,總投資約4.5億元人民幣,總用地面積近近60畝。項目定位于產業計量領域,為大型場所實驗室,滿足戰略性產業、高成長性產業以及傳統支柱產業的技術需求,為產業轉型、產品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全力打造服務“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經濟區的技術服務航母,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二是加強科研技術裝備能力建設。在積極爭取外部資金的同時,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自籌資金1.2億元,有計劃和有重點地進行科研投入和技術裝備的更新和改造,共下達事業發展計劃項目222項。河南省計量院在保持技術改造項目日常申報制度的同時,每年選擇部分研究所進行重點投入,在新能源、醫療衛生、節能環保等領域,建立了一批適合市場需求的特點突出、技術明顯領先的“品牌”項目,從而帶動和促進整體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該院的主要科研技術裝備達到國內一流水平。2015年,該院建立了國內質檢系統首條電能表檢定流水線——單相智能電能表全自動檢定流水線,精度0.05級,年檢定能力20萬塊單相電能表,相對于手工檢定裝置檢,極大的提高了檢定準確性、安全性和檢定效率,減輕了檢定人員的勞動強度,對電能計量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三、重視科研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
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通過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工作方法,構建了計量成果研發和轉化體系,形成以計量檢定為基礎,以計量校準為核心,以成果轉化為補充,檢定、校準和成果轉化三者相互支撐的良好發展模式。組建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團隊。面向市場、面向產業聚集區,組織建立了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環境評價、電磁兼容、能源平衡測試、信息網絡檢測、安全工程檢測等項目,開展市場化的校準、工程計量檢測服務;開展了微觀計量技術、超常態計量技術、動態計量技術、在線計量技術、自動化計量技術和智能化計量技術的計量標準研究開發,為河南省電能、流量、力學、衡器、熱工、電子等行業的計量器具生產企業提供了先進的計量器具新產品和強有力的高層次技術服務;通過科技創新,加大對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標準氣體)的研究力度,解決河南省內無標準氣體配制、定值的問題,方便礦山、石油、化工、環保等行業氣體分析儀器的檢測,填補了河南省內無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標準氣體)的空白。目前生產的49種標準物質已取得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和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證書,為企業研制和生產的產品提供了技術支撐。
四、緊密結合產學研
近年來,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在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先后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民權縣產業集聚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技術引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高新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除此之外,該院在2013年正式獲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博士后工作,不斷深化與國內知名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和培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提升科研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先后與中國礦業大學、鄭州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3名,有2名博士入選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計劃。依靠緊密結合產學研合作,為持續推進科技創新積累了強大動力。
五、創造濃厚學術氛圍
經過多年的努力,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逐漸形成鼓勵學術研討、重視學術交流的傳統。將教育培訓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積極舉辦形式多樣的知識培訓、學術報告等交流學習活動,加強職工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增強創新意識。
鼓勵職工外出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并在經費上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為職工搭建交流平臺,鼓勵學術創新與展示。自2008年以來,院內連續舉辦了七屆“學術周”活動,邀請了20余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講座,組織30余次學術研討會,編制了7本論文集、收集近千余篇學術論文,并推薦《中國計量》、《工業計量》等雜志發表。
重視豐富職工業余生活,堅持每年舉辦運動會、拓展訓練、書畫攝影展等文體活動,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活躍學術氛圍、提高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