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 勇做時代弄潮兒 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改革創新發展之路
□ 楊 爍
2010年,是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市標準院”)標準化事業承前啟后、快速發展的關鍵一年。該院堅持“以標準化研究為先導、以標準化服務為基礎、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深圳市重點、熱點工作,抓住改革機遇,開拓工作思路,創新業務,充分發揮標準化技術支撐作用,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獻禮。
科學謀劃 追求卓越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承辦深圳金融服務業標準化高級研討會
以周文為院長的深圳市標準院領導班子不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具有勇于探索的現代思維,在該院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積極探索、謀求發展、強力創新的決策智慧和引領作用。該院領導班子緊緊圍繞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創造性地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和規劃,要求全院干部職工居安思危,不斷強化創新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鞏固已有的傳統業務,加快探索工作機制體制創新、業務創新、管理創新和市場競爭機制創新等新舉措,形成新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使之成為標準化事業新的增長點。
鞏固傳統 開拓創新
中德“消費者保護與產品安全項目”掛牌
深圳市標準院抓住深圳市機構改革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契機,不斷鞏固傳統優勢業務,如:國內外標準和技術法規供給、商品條碼、組織機構代碼等;同時,創新工作理念、機制,加強合作,加快標準化與市場監管結合研究,開拓新的業務領域。
一是積極參與“深圳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深圳電子商務監管平臺”建設,推動組織機構數字證書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開展電子商務標準體系和標準研制,該院作為秘書處承擔單位推動建立了“電子商務企業標準聯盟”
二是在《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大市場、大質檢合作備忘錄》框架下,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動協作、服務發展”的原則,該院創新標準研究與服務,建立共建貿易技術壁壘信息收集、研究預警信息傳遞及反饋的網絡和互動機制,增強貿易技術壁壘的應對能力;加快實施標準信息平臺和標準信息系統互相開放,促進標準信息資源共享。
三是加大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與服務力度。自2008年起,該院累計組織參與47項國外TBT通報的評議工作,承擔了30余項評議意見的起草工作,尤其在涉及兒童用品、二次電池和能效法規等領域的評議工作中,發揮了骨干作用。2009年7月,在歐美電子電器能效TBT通報評議會上,該院作為核心成員參與起草的歐盟第272號“電視機能效標簽”法規草案通報評議意見獲歐盟委員會正式答復,歐方決定取消執行該草案。該項評議工作的成功開展,為我國電視機出口企業避免了每年約4.3億元的直接貿易損失。同時,這也是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發達國家WTO成員首次正式完全接受我方評議意見,廢除擬實施的技術法規。這對于我國利用WTO規則,行使WTO成員權利,運用通報評議保護國內產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10年5月,該院參與起草的針對歐盟洗衣機能效標簽和生態設計法規草案的通報評議意見再次獲歐方采納,為我國輸歐的非全自動家用洗衣機產品爭取到豁免權利。
四是中德“消費者保護與產品安全”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圳市標準院與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簡稱“GTZ”)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其公司在華的戰略合作伙伴。2009年,GTZ選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消費者保護與產品安全項目”深圳試點的實施單位,由該院作為具體實施單位,同時在“消費者保護”和“產品安全”兩個領域內開展試點活動。這是為深圳市未來產業發展規劃獻謀獻計之舉,有助于提高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國際話語權。
苦練內功 提升能力
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窗口服務
深圳市標準院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自身能力建設,提升標準化服務水平。
一是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人才發展新對策,引進優秀人才充實科研實力,不斷完善人才隊伍結構。從專業技術職稱構成來看,目前,該院高級工程師22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52人,助理工程師18人,高級工4人,中級工8人,中級以上職稱占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的50%。
二是提升軟硬件建設水平。該院結合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自身業務特點,提出了以信息化為核心要素建設“六平臺一中心”的創新構想,即推進深圳市標準信息館及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深圳市場準入技術措施信息平臺、深圳市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信息服務平臺、深圳市EPC/RFID公共技術與標準服務平臺、深圳市產業基礎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標準化應用平臺以及深圳市標準孵化工程中心建設。其中,由政府斥資1094萬元建設的深圳市場準入技術措施信息平臺及其專業網站——技術壁壘資源網已投入使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人將更加以百倍的信心和嶄新的面貌,在標準化領域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為深圳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優勢項目簡介
一、中德“消費者保護與產品安全項目”
該項目是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起的國際合作項目,由“消費者保護”和“產品安全”及深圳試點子項目組成。項目實施周期3年。深圳試點子項目將在“消費者保護”和“產品安全”兩個領域內開展相應的技術交流活動,由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負責牽頭實施。
二、深圳市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信息服務平臺項目
該項目以深圳市組織機構代碼為唯一標識的完整、準確、動態更新的深圳市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庫,實現集基礎信息采集、處理、存儲、更新、交換、服務為一體的規范化的深圳市組織機構代碼庫運行、管理、共享體系,作為深圳市法人基礎信息數據庫的擴展數據庫,同時為深圳市相關部門的業務應用、跨部門業務應用和宏觀決策系統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持與服務,同時向社會各界提供相關的查詢服務。建立代碼CA系統,為深圳市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提供安全認證服務。
三、深圳市場準入技術措施信息平臺項目
作為深圳市科技創新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該平臺以提供專業的產品出口市場準入一站式信息解決方案為核心,打造覆蓋珠三角地區主要出口商品和主要目標市場的全方位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預警及應對信息樞紐,平臺門戶網站“技術壁壘資源網”日均獨立IP訪問量超1500,成為目前國內訪問量最大的TBT專業技術網站之一。
四、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與服務項目
自2008年起,該院累計組織參與47項國外TBT通報的評議工作,承擔了30余項評議意見的起草工作,尤其在涉及兒童用品、二次電池和能效法規等領域的評議工作中,發揮了骨干作用。該院參與起草的歐盟第272號“電視機能效標簽”法規草案通報評議意見是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發達國家WTO成員首次正式完全接受我方評議意見,廢除擬實施的技術法規。這對于我國利用WTO規則,行使WTO成員權利,運用通報評議保護國內產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五、深圳市RFID公共技術與標準服務平臺項目
本項目以RFID技術典型應用為基礎,緊密結合深圳市RFID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需求,采用演示環境、應用推廣、技術咨詢、測試服務等方式,形成面向全社會的開放性、專業性和公益性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建成后將為社會公眾提供RFID知識宣傳普及窗口;為用戶提供RFID技術應用前期試驗場;為RFID研發提供公共技術與標準支撐;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有效支持和參考;減少社會重復投資;降低企業應用和研發成本,目前已經獲深圳市發改委批復建設。
六、深圳市標準館藏項目
包括全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主要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主要國外發達國家的國家標準、國外主要專業團體標準在內的30多萬件標準文本,以及超過180個國內外標準化組織發布的超過62萬條標準題錄信息在內的大型題錄數據庫,是目前國內標準信息資源最為豐富的館藏基地之一。同時,開發了“標準信息服務網”(www.standard.org.cn),作為其網上服務門戶,提供標準有效性確認服務,標準編寫服務,標準跟蹤服務,標準查新服務及標準相關的技術咨詢等服務。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