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攜各分局和技術機構為“質量提升”活動添光彩
探索監管新模式 勇當改革排頭兵
——訪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徐友軍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徐友軍
2009年9月9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牌成立
時任深圳市代市長王榮為獲得市長質量獎的企業頒獎
去年8月,深圳對原工商、質監和知識產權3個監管部門進行機構整合,新組建成立了市場監督管理局。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變革,立即引起各方熱議和關注。
一年之后,在慶祝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以及深圳“大部制”改革向縱深推進之際,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徐友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告訴記者:“今后要繼續堅持改革創新,大膽探索,進一步改進監管方式,從監管商品向監管市場主體轉變、從全面微觀監管向宏觀重點監管轉變、從事后應對向事前預防轉變,提升監管精度與深度,提升服務水平與效能,以奮勇拼搏的精神投入到新的發展征程中去。”
據介紹,該局實行機構改革后,全面推進監管手段的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并以此帶動監管模式的轉型升級。針對食品安全,該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基礎建設年和能力提升年活動,積極推動食品市場準入“三證合一”工作,完善食品許可信息系統,努力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三個環節實現統一受理、統一許可、統一標準、統一執法、統一信息發布和統一服務。針對特種設備安全,該局加快特種設備監管信息系統整合,建立完備的數據庫,探索形成特種設備三級聯動及網格化監管模式。
“這些工作都關系到民生,通過行政資源整合,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讓市民更滿意。”徐友軍舉例說,以前一件商品從生產到流通,經營者需要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生產許可證,銷售食品還要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提供餐飲服務要辦理餐飲衛生許可證。市場監管局成立后,以提高行政效能為目標,貫通產品、商品和食品的全過程監管鏈條,加快實現市場準入和對外服務的統一、行政監管執法的統一、產商品質量監管的統一、與食品安全監管的統一以及技術、專利、標準、商標、版權服務的統一,并將這“五個統一”落實到日常的具體工作中,原職能部門共84項行政業務已經全部可以在辦事窗口得到“一站式”高效服務。
徐友軍曾擔任北京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作為學者型官員,總給人一副謙恭、和藹可親的印象,言談舉止充滿了文人氣息,也透出一份睿智和大氣。在采訪中,他多次強調,當前,履行監管職能還應緊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根主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此,該局組織實施了質量提升戰略、標準化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取得了突出成效。
目前,在建設3大戰略服務平臺的同時,該局還在重點建設5大平臺:一是創新登記注冊服務,打造優質的窗口服務平臺,為深圳新一輪經濟騰飛提供又大又強的產業后備軍。提高效率,簡化程序,努力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無差別服務,全面實行網上注冊申報,開通驗資電子比對系統,清理前置審批事項,探索開放登記代理市場;試行終審員制度,啟動法人登記與營業登記相分離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調研等。二是迅速提升質量檢測水平,提升高端產品技術檢測能力,堅定不移地打造一個服務深圳、面向全國、國際互認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增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能力支撐,大力推進國家數字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深圳)和國家體育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重要項目建設。三是毫不動搖地從服務入手,全力促進電子商務市場健康快速發展,重點構建符合虛擬經濟特點的、具有深圳特色的電子商務市場公共服務平臺。加快落實深圳市《關于服務電子商務市場促進健康快速發展的若干措施》各項內容。四是以信息化技術為先導,全面整理包括注冊、專利、標準、商標、版權在內的各類信息,加快完善、整合企業信用系統,構建一個完整、準確、及時的信息和信用服務平臺。利用信息和信用平臺進一步促進業務整合。五是全面整合各類熱線電話,建立統一的對外服務窗口,及時調解消費糾紛,緩解社會矛盾,構建高效服務的咨詢舉報申訴平臺。
在大變革、大發展的新形勢下,須有“大質量”、“大市場”、“大服務”的新思維。談到下半年以及今后的工作,徐友軍指出,不斷創新監管手段是一項長期的重點工作。據悉,該局將在下半年加快試行個體經營戶社區備案制度。社區內經營規模較小、從事日雜百貨買賣服務等無需前置審批的個體經營戶,經社區工作站備案后,在規定的社區內從事便民服務經營活動,將不需再辦理營業執照。該局還將探索推進外資企業“無紙化”年檢改革,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和重點商品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反商業賄賂執法,重點打擊醫療、零供、裝飾建材、二手車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商業賄賂行為,以華強北、羅湖商業城等為重點地區,嚴厲打擊仿冒、“傍名牌”、侵犯商業秘密等行為,大力查處公用事業行業濫用優勢地位限制競爭、強行搭售以及違反規定有獎銷售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大鵬扶搖九萬里,創新奮發踏征程。徐友軍滿懷激情地表示,改革后的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了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監管模式的重大使命,有了多年打下的的良好基礎,再通過優勢互補,一定能發揮出1+1>2的效應,使深圳的質量與市場監管體系更加科學,行政執法和社會服務更加高效,營造出一個寬松、和諧、公平、有序的創業環境、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
(傅江平 鄧小國 張毓輝)
《中國質量報》